罕见!央行,再出手!业内人士:接下来将有更多利好政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6月处于半年末流动性考核的关键节点,叠加同业存单大规模到期等因素,全月金融机构对流动性需求较高。”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提前提供中期资金支持,体现了对市场的呵护。预计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结合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6月中国人民银行共计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考虑到6月有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当月中国人民银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净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保持全月总体流动性充裕营造良好基础,从月末披露到提前发布也为市场吃下“定心丸”。另外,央行还新增设央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表,使货币政策更加透明,有效引导并稳定市场预期。
买断式逆回购推出于2024年10月,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动借出资金,从一级交易商购买债券,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该工具可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有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截至目前,央行已开展了多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比以往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才发布公告的惯例,6月初操作系首次于月初披露。

“本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后,6月将实现5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以及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共计2000亿元资金净投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预计6月政府债发行压力或低于5月,但考虑到既要对冲政府债发行压力,又要兼顾货币工具到期续作,预计6月中期借贷便利(MLF)也可能延续净投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在5月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基础上,6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继续加大中期流动性投放。一方面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大规模发行以及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处于“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处于充裕状态,控制资金面波动;另一方面,也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最后,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从月末披露到提前发布,显示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加,能够更为有效地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优化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各项政策已逐步有效落地。王青判断,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还会综合运用质押式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处于充裕状态。这也是当前增加企业和居民信贷可获得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未来资金面有望保持持续宽松,即使季末冲击来临,对资金面的冲击可能也不会显著大于往年。虽然6月存单到期量较大,但是从资金融出量和存单净融资来看,银行负债缺口有限。中国人民银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可以缓解银行负债和存单续作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中国商报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券商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
-
延安旅游5亿公司债获上交所通过
观点网讯:9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第二次)已通过审核。该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计划发行总额为5亿元人民币。据观点新媒体了解,该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计划发行总额为5亿元人民币,品种为私募,由东兴证券、西部证券、国投证券及德邦证券共同承销。
-
IFA2025开幕在即,国产品牌“科技”大秀期待值拉满!
放眼2025下半年,即将于9月5-9日开幕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2025),可谓是超级大事件,备受全球瞩目。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美的、华为、大疆等众多科技品牌将集结闪耀国际舞台,火力全开“秀肌肉”,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智造的创新科技力量。随着展会的临近,许多品牌展出的王炸产品提前曝
-
收到这种“银行卡”,立即剪碎!
诈骗分子为骗钱又有了新套路!前不久,北京大兴区某银行向警方报送了一起“假冒银行卡诈骗的案件”线索。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以假银行卡设局诱骗老年人。这位70岁老人收到一张印有“XX银行”“消费扶贫爱心卡”标识的银行卡,并且宣传页上明确显示说明“额度有400余万元”。于是,老人持卡到银行查询,银行工作人员
-
理想汽车季报图解:营收302亿,净利11亿,交付111074辆车
文|雷递网 雷建平理想汽车(纳斯达克:LI;香港联交所:2015)今日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302亿元(42亿美元),净利为11亿元(1.53亿美元)。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111,074辆,同比增长2.3%
-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我们已经摒弃了规模情结,更专注高质量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我们已经摒弃了‘规模情结’,更专注于效益和质量并重的增长,这构成了我们财务业绩背后的业务支撑。”8月28日,中信银行行长芦苇在该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会上明确表示。据该行董秘张青介绍,上半年中信银行资产规模平稳增长,总资产达9.8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2%;归母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