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丨妈妈送的方巾,孩子的第一件衣服……装裱师说:这些才是真正的“名画”
在李沧区永平路4号洁神智慧园区青岛永利空间的展厅内,一件印有“为青岛而战”的球服旁,陈长利正用指腹摩挲着卡纸边缘。这个动作与20年前他在昌乐路装裱店当学徒时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年检验的是浆糊黏度,此刻测试的是激光切割精度。当传统装裱行业在数码浪潮中褪色,这位初中毕业的"裱画匠"却让老手艺在千平厂房里重生:激光切割替代了浆糊刷,但装裱的温度仍在延续。

陈长利向记者展示刚刚装裱好的球衣
球衣、算盘、奶娃衣……万物皆可裱
从修复名家珍品的精密仪器,到定格婴儿第一件衣服的温暖操作台,传统的装裱场景也在紧追科技的脚步日新月异。4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李沧区的陈长利的装裱工作室,这个糨糊香与代码味交织的装裱空间,每件作品都像是被框架封存的“琥珀”,凝固着一个装裱匠人二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用心。

“这件球衣有褶皱,得顺着它原本的肌理走,不能简单铺平固定!”在永利空间二楼的装裱工作台前,陈长利捏着镊子,仔细打理着一件黄色球衣。“这件青岛海牛队球衣是一个青岛球迷的珍藏,球衣上有队员的签名,他要求清明假期前赶制出来。”陈长利一边叮嘱身旁辅助装裱师傅提高效率,他手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极尽雕琢,看上去精准利落又不差分毫。工作台的另一端,另一位师傅正用卡尺和电钻仔细打磨着一副精美的金色装饰品挂画。工作室北侧靠墙的角落,一个大型卡纸切割机正在切割作业。一千多平方米的展厅内,电钻声混合着切割机“滋滋”的动静,成了这间装裱室的背景音。

“这件可以用悬浮框,能够更加突显出平面球衣的立体感!”陈长利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他的设计思路。随后,他走到卡纸切割机旁,按照刚刚测量好的尺寸设置好数据,一键触屏,机器立马“吐”出个对应尺寸的衬底。“现在这高科技,比我当年拿尺子比划可利索多了。”他边说边把球衣往定制框里归置,动作娴熟又透着仔细。
“我的丝巾好了没?”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伴随着楼梯间欢快的脚步声,一个姑娘蹦了进来。等她瞅见工作台旁摆放的透明玻璃挂框,嘴角不由得上扬:“我的丝巾竟然被裱成了一件艺术品。”姑娘告诉记者,这绿色边框的方巾是妈妈送她的18岁成人礼物。陈长利特意把背板做成活扣:“啥时候想拿出来戴,都可以随时能摘下来。”

话音刚落,楼下又跑上来一位女顾客,她从包里拿出一件浅粉色的宝宝连体衣:“孩子马上一周岁了,这是宝宝出生后穿的第一件衣服,护士说这叫'初衣'。我想把它装裱起来,当做孩子一周岁的礼物,也给宝宝留作纪念,也想把初为人母的记忆留住。”陈长利接过“初衣”,动作变得格外轻柔。他思索片刻,随即选择了两张卡纸,一张白色,一张深绿色,“通过叠加撞色,既能体现立体感,也能用深浅对比,巧妙撞色让衣服更醒目。”说罢,他又选择了一款区别于常规装裱材质的玻璃。"婴儿衣物最怕氧化发黄,我们会用内衬pH值中性的环保板材。"他边说边用微型镊子调整衣领的弧度,仿佛在对待一件珍宝。

传统印象中,装裱就是用来珍藏字画,而记者在永利空间游走发现,立体装裱已经成了新的风尚,宝宝的脚印,祖传的算盘……“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就是万物皆可裱。”陈长利说。
八年学徒熬成“装裱匠人”
二十余年从业经历,远近闻名的装裱技艺,陈长利说,他14岁入行,经过8年学徒才熬出了眼下的成绩。每当他看到研究生学历的同事对着屏幕调试智能装裱系统时,陈长利总会想起十余年前的某个凌晨:蜷缩在昌乐路一家装裱店工作台下的他,将一张裱好画作轻放在木架上。妻子怀抱着熟睡的两岁女儿,正用浆糊修补画心背面的折痕。这是他们连续第43个通宵赶工,窗台上晾着的30多幅装裱作品将在一个月后为这个家庭换来第一辆车。"那时候青岛书画市场行情好,很多店里甚至有排队的藏家。"陈长利摩挲着褪色的榉木画框,回忆起那段装裱的黄金期。

14岁辍学跟师傅当学徒的日子刻在他的肌肉记忆里:在月薪几百元的学徒期,他经手修复过被海水浸透的民国年画,抢救过虫蛀严重的清代楹联,最艰难时用牙刷蘸着药水给名家除霉斑。寒冬腊月在冰凉的水池里"洗绫",指尖冻得发紫也要保持匀速搅动;盛夏三伏在密闭的裱画室里"上墙",汗珠滴在生宣上就得重做整幅托裱。八年学徒生涯教会他的不仅是传统工序,更是对"三分书画七分裱"的敬畏。2010年自立门户时,夫妻二人租了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店铺。“创业后,每每听到装裱刀划过绫绢的沙沙声,就像是给我们的小家砌砖。”陈长利说,就在自立门户的第二年,他就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在青岛安了家。

“这个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业人员的学历,”而今,经过十余年耕耘,曾经15平方米的小作坊已经蜕变成了千平的厂房,那个四处求索的初中生,也带领着几位毕业于美院的高材生把装裱的技艺,创新,传承。“产品层面,最大的创新就是装裱形式。”陈长利说,比如悬浮装裱、框中框装裱。装饰材质也在力求突破,比如引用皮革、宋锦,甚至树皮、铁皮等材料,针对不同的作品采用全新的创意样式拉开了装饰画的差异性。
传统公益巧用流量以为生
今年2月,陈长利刚刚收购了市南区的两家装裱店,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他的业绩似乎在逆势上涨。“要赢得年轻人的市场,就需要用年轻人的审美,并且创新营销思路。”基于“术业有专攻”的管理思维,陈长利的团队配置了专业美术设计打板师、装裱技工和营销人才。王婵联是一位曾在微博上拥有两千万粉丝的新媒体达人,陈长利多次诚恳邀约,终将其招致麾下。

“我们曾错过了一个比较好的机遇。”王婵联告诉记者,永利空间曾给一些网红做代工供货。彼时,那些网红开通了很多线上平台的账号,永利空间负责打印装裱。“但由于我们当时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企事业单位的一些大项目上,没有考虑线上运营。”王婵联说,随之而来的,那些网红主播的事业规模越发壮大,渐渐地,永利空间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被更大的工厂取而代之。“基于此,我们推广线下业务的同时,也开始瞄准互联网的风口。”在王婵联看来,很多线下实体店难以为继的原因就是他们只是在等待客户。

“当下的营销就是博弈流量洪流。”王婵联说,做大流量,尤其新媒体的流量,是逆势上涨的关键。基于此,他首先开通了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矩阵账号,又在美团、大众点评、五八同城以及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各平台布阵撒网,“如今,各个渠道的客户我们都有。”王婵联说,因为装裱行业不像其他行业,能够持续复购,而是需要不断地涌入新鲜血液,才能赢得市场。在持续有效的新媒体营销下,永利空间成功打造除了品牌IP,客户覆盖区域延展至长沙、西安等全国多地。
“运营流量只是营销手段,真正的传承还是要做好手艺。”陈长利说。在0.01毫米的精准与千年技艺的温度之间,在新生代设计师的代码与老工匠掌纹的糨糊之间,陈长利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装裱哲学。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邵华 朱佳鑫)
-
青岛故事丨妈妈送的方巾,孩子的第一件衣服……装裱师说:这些才是真正的“名画”
在李沧区永平路4号洁神智慧园区青岛永利空间的展厅内,一件印有“为青岛而战”的球服旁,陈长利正用指腹摩挲着卡纸边缘。这个动作与20年前他在昌乐路装裱店当学徒时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年检验的是浆糊黏度,此刻测试的是激光切割精度。当传统装裱行业在数码浪潮中褪色,这位初中毕业的"裱画匠"却让老手艺在千平厂房里
-
26名埃及师生开启体验之旅!青岛—亚历山大青年人文交流营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4月3日,青岛—亚历山大青年人文交流营启幕,在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中,26名埃及师生将沉浸式开启体验之旅,了解青岛文化和产业。据了解,此为近五年埃及派出的最大规模访华师生代表团。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还分别与亚历山大姊妹学校联盟签署教育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持续开展青年交流项
-
特朗普关税引爆全球,我们有三点预判
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政策还是落地了,而且比想象的还要猛烈。现在,关税已经成了特朗普谈判的一种筹码,未来全球贸易局势一定会更加复杂,不确定性会更高。原标题:《视频 | 特朗普关税引爆全球,我们有三点预判》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查睿
-
琴视频丨让身份证回家!青岛机场携手机场公安创新推出暖心服务
“以前丢了证件,得自己跑机场认领,要不然就需要补办,现在机场不仅主动联系,还帮忙邮寄,真是太贴心了!”3月25日,旅客刘女士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她的身份证在青岛机场“自由行”的特殊经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
-
又被旅客点名表扬!青岛机场快递送还失物超1600件
"以前丢了证件,得自己跑机场认领,要不然就需要补办,现在机场不仅主动联系,还帮忙邮寄,真是太贴心了!"3月25日,旅客刘女士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她的身份证在青岛机场"自由行"的特殊经历。当天,工作人员清理机舱时,在座位缝隙发现了刘女士遗落的装有身份证、银行卡的咖色手包,并立即启动了标准化处置流程。1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