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三评之二:堵住公共摄像头“数据祼奔”的漏洞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 题:堵住公共摄像头“数据祼奔”的漏洞
新华网记者谢佼
摄像头数据随意调阅、任意传输“不设防”,某些监控“后台”对用户数据恶意截留分析……当摄像头成了数据泄露的“漏斗”,我们的隐私将在网络空间中“裸奔”,毫无安全可言。
身处信息化时代,数据安全是关乎个人权益和公共安全的社会命题。
而一些机构却将摄像头当作“万能钥匙”,对数据存储、访问权限疏于管控;部分企业以“智能分析”为名,行数据倒卖之实;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监管漏洞,将公共摄像头变成“窥私工具”……数据一旦脱离约束,就像脱缰野马,不仅践踏公众的隐私权,更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堵住公共场所摄像头“数据裸奔”的漏洞,需要“技术+制度”的双重铠甲。
近日正式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中,提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更加严格地管理拍摄数据滥用。
技术层面上堵住死角,需要规范数据的存储、调用、传输等环节,盯住使用范围和使用理由,让数据流动“看得见、管得住”。此外,加强对摄像头违规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违法者付出代价,也是在给数据穿“防护服”。
大数据时代,隐私数据保护应被视为“头等大事”。公共场所的摄像头,应成为守护公共安全的利器,而不是“隐私黑洞”。
-
金融创新赋能城市向上,请为佛山金融机构创新案例点赞
有金融机构推出中试贷产品,解决中试主体在中试研发投入、中试设备购置、中试成果转化、中试产业应用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有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接征信数据、政务数据、行内数据、第三方数据等,实现“申请-签约-提款-还款”全流程线上化贷款办理,大幅提升信贷作业效率,节约融资企业时间成本;有金融机
-
“巨无霸”引擎下,中部AI产业正在加速落地丨地方国企向新行②
编者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河南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河南经济的“必答卷”。地方国企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2025年5月始,大河财立方对河南省内地方国企开展调研活动,遴选地方国企深度参与的重点产业项目或技术突破
-
安恒恒脑3.0斩获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一等奖
近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决赛在雄安举行。安恒数字安全大模型系统(以下简称“恒脑3.0”)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斩获一等奖。恒脑3.0作为唐山市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于2024年11月17日通过了中央备案,成为河北省第一批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同时
-
南财数据周报(51期):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启动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技术文件将加快研制
南方财经记者徐小琼 卓皙雯 广州报道我国将迈入政务数据共享法治化新阶段。6月3日,《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政务数据共享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不仅为政务数据的高效流通提供了法治保障,更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推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同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培育数
-
“我洗个牙也要刷脸?”南宁检察官出手了→
在“刷脸挂号”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口腔医院存在的患者隐私安全问题,联合行政机关启动专项治理行动。今年6月1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生效,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督促整改强制采集人脸信息、违规处理数据等乱象,推动诊疗信息保护与技术进步协同,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