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构建三位一体的科研人才评价新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8:40:0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对此,需要构建教育奠基、科技赋能、人才支撑的三位一体评价新体系,推动分类评价、动态适配、制度创新、文化重塑全方位改革,在破立平衡中培育科研创新生态。

科研评价体系的革新首先在于建立分类分层的精准标尺。基础学科领域应实施“十年观察期”评估机制,将理论原创性、范式颠覆性作为核心指标,为拓扑量子计算、暗物质探测等前沿研究创造持续稳定的攻关环境。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因短期的考核压力而影响研究的深度和质量。应用技术领域需构建双轨评价体系,既避免技术“纸上谈兵”,又防止成果“束之高阁”,确保科研与产业需求深度契合。在考核专利转化率、技术入股比例等市场化指标基础上,建立全链条跟踪机制,确保科研与产业需求深度契合。对于生物信息学、能源材料等交叉学科领域,可充分关注交叉学科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能力,重点考察学科交叉融合度、技术预见性、产业孵化力,形成区别于传统学科的评价范式。

人才成长规律要求评价机制动态适配发展周期,即根据科研人员职业阶段特征,差异化设置考核周期与指标权重。青年学者处于创新思维活跃期,要重点评估研究方向的前沿性与战略价值,建立容错试错机制保障自由探索空间。骨干科研人员作为团队中坚,应强化“技术攻关贡献度”“成果转化实效性”等实践指标,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能力导向,激励他们带领团队攻克科研难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对于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群体,重点考察其学科标准制定参与度、关键技术突破贡献率、行业变革推动力,形成以战略价值为核心的长周期评估体系。

科研生态优化需要制度创新的系统支撑。职称评定方面,应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发”等专项贡献单列职称评审通道,允许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实行破格晋升。产学研协同方面,可采用“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创新模式,由行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共建联动平台,将企业技术需求直接转化为科研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双链耦合”。资源配置领域,要允许高校跨单位组建攻关团队,整合资源形成科研合力。成果转化环节需调动产学研各方积极性,共担研发风险、分享创新成果。通过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科研文化的重塑是评价改革的价值根基。允许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团队申请阶段性免于考核,通过“过程备案+结果追溯”管理模式,为其创造专注攻坚的科研环境。荣誉激励机制需避免人才称号成为获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引导科研人员注重学术成就与科研贡献。推行“团队整体评价”替代“个人帽子竞争”,将更大比例的人才津贴转化为平台建设经费,重点支持青年团队和交叉创新群体。科研诚信建设方面可建立“科研诚信银行”“学术信用评价体系”,将团队协作度、成果真实性、学术传承力纳入评价范畴。价值引领方面,应重点表彰在成果转化、梯队建设、学科传承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制度约束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培育潜心治学的文化土壤。

科研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并非简单的指标调整,而是科研价值观的深刻变革,考核体系的生态化重塑。当评价标准从“纸面数据”转向“实际贡献”,从“个人竞争”转向“团队合作”,从“短期绩效”转向“长期价值”,一个鼓励科研人员“坐冷板凳、出硬成果、破真难题”的创新生态将蓬勃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21日 第02版

作者:魏世忠

相关文章
  1. 【央媒看渭源】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团队

    在甘肃,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以六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一粒小小的马铃薯种子,发展成了一个惠及万千农户的大产业。5月16日,2024年度“工行杯”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揭晓,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团队获“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称号。这支扎根陇原大地60年的科研团队,以“一粒种子”为起点,培

    0 2025-05-19 08:22:00

  2. 湘潭:按照“3+1+X”模式标准化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 湖南发布

    来源:【湖南日报】5月9日,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发布会上,湘潭市岳塘区岳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建文表示,按照“3+1+X”模式(即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1名公卫人员,1名上级医院专家,同时配备专科医师、药师、康复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组建24个家庭医生团队

    0 2025-05-09 21:19:00

  3. 转化落地项目31个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晒”半年成绩单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南京生物医药谷供图接洽全国高校68家,遴选医药成果1123项,入驻项目31个,与各地高校合作建设15个校地共建创新体系……近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晒”出半年成绩单。据了解,去年9月,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

    0 2025-05-09 17:44:00

  4. 长治市“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出炉

    为进一步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长来长、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人才强市,长治市制定出台“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5月7日,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相关情况。长治市将通过“四个一”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支持体系,“六举措”强化全方位服务保障,建成吸引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0 2025-05-07 19:47:00

  5. DeepSeek-Prover-V2:AI数学推理新王者,88.9% 通过率设新标杆

    IT之家 5 月 1 日消息,深度求索(DeepSeek)昨日(4 月 30 日)在 AI 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上,发布名为 DeepSeek-Prover-V2-671B 的新模型,随后在 GitHub 等平台上公布了论文信息。IT之家援引论文介绍,DeepSeek-Prover-

    0 2025-05-01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