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藏兴边富民
产业援藏是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援藏省市立足西藏特色、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发挥政策和资源双优势,积极打造内外发展双动能,与时俱进完善、创新援助模式,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从单一项目支持到全产业链培育的转变,推动雪域高原实现产业兴藏、产业富民,走上绿色化数字化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援藏重在精准发力。西藏清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太阳能、风能等蕴藏量巨大,但长期以来受制于产业链短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一矛盾在产业援藏的创新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援藏省市因地制宜,将技术、资金、人才引进西藏,促成西藏首个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落户,不仅填补了西藏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更构建起从装备生产到能源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援藏建设的昌都零碳产业园开创“产业增值反哺生态”的新模式,让“阳光”“风”“水”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了资源价值最大化,成为西藏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
产业援藏的关键一招,在于抓住“特色”二字做足文章。高原轻工业的发展充分彰显了产业援藏对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西藏牦牛奶、青稞、藏药等高原特色物产资源丰富,援藏省市通过引入先进加工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高原轻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同时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高原轻工业的蓬勃发展,也让西藏特色物产走出高原、走向全国市场,成为西藏经济新的增长点。
产业融合释放出乘数效应,激发工业发展活力。在拉萨的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北京援藏力量推动形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在那曲,浙江宁波援藏工作组助力引入现代化制衣工厂,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这种产业融合模式打破了产业间的壁垒,促进了资源高效配置与产业协同升级。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增值,服务业则贯通全产业链,形成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推动了西藏工业的转型升级,更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产业兴,西藏兴。产业援藏为西藏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型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西藏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也成为西藏实现稳定发展、兴边富民和新质生产力建设的重要引擎。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 陈爱东)
-
监督护航促振兴 茶韵新宁谱新篇——新宁县人大常委会以专题调研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日康 刘艳 邵阳报道“2024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近10亿元,涉茶企业达 15家,‘崀峰’牌野生红茶连续斩获省级金奖……” 一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宁县人大常委会以监督之力护航茶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委“产业富民”战略,聚焦茶产业这一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
-
从“工业大米”到产业链“链主”,端州这家骨干企业如何破茧扛起国企担当?
一粒直径仅0.25毫米的“工业大米”,在风华高科肇庆工厂的无尘车间内,正以每秒200颗的速度下线。这颗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介质层厚度被压缩至头发丝的 1/150(0.5 微米),其电容量却比上一代产品实现了翻倍。这背后,是一家有着41年发展历程的国有企业打破垄断、破茧重生的奋斗故事,更是其作
-
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河北新闻网7月22日讯(河北日报记者方素菊)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2025年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总体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296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
押风口卡位前沿赛道,迷你基金上演“脱贫致富”
不少曾经挣扎在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正在通过布局风口赛道和未来产业实现“致富”之路。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共有15只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10倍,其中13只为一季度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通过重仓股腾笼换鸟,这些基金大举押注机器人、创新药、算力等热门赛道,部分产品甚至提前布局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等
-
我国牵头制定 两项合规管理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据国家标准委消息,国际标准化组织近日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合规管理国际标准《合规管理体系 有效性评价指南》《合规管理体系 能力管理指南》。当前,企业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强化合规管理已成为企业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