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七年抗癌!从不能手术到精准切除,六旬前列腺癌患者终于找到了“重生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55:00    

“我可以手术了吗?”七年患癌,七次追问。每一次都承载着前列腺癌患者老袁对重生的渴望。

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七年坚持,终于等到重获新生!”2024年12月,64岁的前列腺癌患者袁先生在珠江医院病房里热泪盈眶。这位历经7年抗癌长跑的患者,从“无法手术”到接受国产手术机器人毫米级精准治疗,展示了前列腺癌诊疗领域新突破。

珠江医院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切除手术

七年之盼:从生存渴望到治愈曙光

时针拨回2017年,被确诊为前列腺癌晚期伴全身骨转移的老袁,Gleason评分高达8分。“当时就像被判了‘死缓’。”老袁回忆道,全身骨转移让根治手术成为奢望,每月高昂医疗费用更让这个普通家庭举步维艰。

转机出现在2020年。随着阿比特龙等抗癌药纳入医保,治疗费用骤降90%。“这不仅是药物降价,更是生命的希望。”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玢屾教授介绍,经过精准内分泌治疗,2024年12月,老袁复查,他得到了一个惊喜:骨转移灶消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指标降至检测下限。

面对老袁第七次追问“我可以手术了吗”,陈玢屾教授团队经过认真评估和考量,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珠江医院泌尿外科陈玢屾教授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

毫米级突围:国产手术机器人缔造生命奇迹

2025年3月的手术室,无影灯下正在上演“毫米级拆弹”。泌尿外科刘春晓、陈玢屾教授团队操控国产手术机器人,在10倍放大视野中,用1毫米级精度的器械臂,历时150分钟完成前列腺全切。“就像在豆腐上雕花。”主刀医生形容,术中仅20ml出血量,并完整保留了神经组织。

“过去这类粘连严重的手术至少需要5小时。”陈玢屾教授表示,国产机器人系统的三维视野和540度器械旋转能力,让医生能精确分离0.5毫米的血管神经束。术后次日,老袁已能自主下床活动,病理报告显示:切缘及淋巴结均无转移。这说明:肿瘤被完整切除,周围组织无癌细胞残留,局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哪里想得到,还有手术的机会啊!”老袁满心感激陈玢屾教授手术团队。

珠江医院泌尿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

专家呼吁积极筛查:让“治晚期”变“防晚期”

珠江医院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装机16个月完成500余例手术。“医保政策红利让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从28个月延长至50个月以上。”陈玢屾教授算了一笔民生账:该院近三年85%的晚期患者通过医保实现规范治疗,超六成重获手术机会。

但专家更关注防线下移。“我国前列腺癌初诊晚期比例仍高达60%,而早期五年生存率超过95%。”陈玢屾教授呼吁建立PSA免费筛查体系。

在国产医疗装备创新方面,珠江医院已创下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全腔镜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等多项纪录。“要让精准医疗不再昂贵。”陈玢屾教授表示,医院正将“机器人手术标准化方案”向基层推广,让更多的“老袁”在家门口获得治疗机会。

文 |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许鹏 马彦 韩羽柔图 | 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1. 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科技企业集体“炫技”!记者解锁消博会未来生活新体验→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举办。本届消博会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展会期间,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傲鲨智能、强脑科技等众多科技企业纷纷亮相,展示了从AI智能硬件到外骨骼机器人、脑机接口应用等前沿科技成果,以创新科技驱

    0 2025-04-15 16:57:00

  2. “一次挂号管三天”、倡导免费停车……江西公立医院一批暖心举措落地

    4月14日,江西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近年来,我省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健康江西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夯实分级诊疗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

    0 2025-04-15 16:07:00

  3. 伊拉克遭遇沙尘暴 超1800人出现呼吸问题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巴格达消息:伊拉克卫生官员表示,由于该国中部和南部发生沙尘暴,超1800人当地时间14日出现呼吸系统问题被送往医院。综合法新社与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伊拉克南部穆萨纳省卫生官员表示,该省医院接收了至少700例呼吸困难患者。南部纳杰夫省则报告250多人住院。据报道,迪瓦尼耶省医院接

    0 2025-04-15 15:56:00

  4. 七年抗癌!从不能手术到精准切除,六旬前列腺癌患者终于找到了“重生路”

    “我可以手术了吗?”七年患癌,七次追问。每一次都承载着前列腺癌患者老袁对重生的渴望。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七年坚持,终于等到重获新生!”2024年12月,64岁的前列腺癌患者袁先生在珠江医院病房里热泪盈眶。这位历经7年抗癌长跑的患者,从“无法手术”到接受国产手术机器人毫米级精准治疗,展示

    0 2025-04-15 15:55:00

  5. 封面评论 | “拒绝上学门诊”火爆,促进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就是最大的意义

    蒋璟璟去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开设“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10个月,接诊近1万人次。校园暴力、学业压力、焦虑抑郁……医生指出,生物、心理、家庭、社会,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孩子拒绝上学的行为。接诊过程中相关医生发现,一些父母过来求助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认为看完医生孩子就能回到学校了,有的家长甚至暴力逼

    0 2025-04-14 1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