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共享平台的“两本账”(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5:50:00    

转自:天津日报

不同企业的研发用上同一台设备、不同医院的药方在同一个煎药室煎煮……共享平台正在颠覆传统生产和服务规则,不仅算出了成果转化的“产业账”,还算出了机构运营的“成本账”。日前,记者走访我市企业、科研院所、医疗共享机构,感受共享平台催生的产业创新“加速度”、民生服务“新热度”。

共享设备让产业成果“跑起来”

最近,位于南开大学的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实验室)迎来了一批“产业客”。

来自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全和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策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位企业代表带着“卡脖子”技术难题来到全重实验室。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企业研发所需的尖端仪器设备,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骨干。

“我们欢迎产业界朋友共享实验室设备,让各类技术成果转化‘跑起来’。”全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孔德领介绍,实验室拥有生物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等高端先进仪器设备,总价值约2亿元,并配备实验动物中心。这些科研设施不仅为南开大学各课题组提供分析测试服务,还面向全国开放使用,为国家药物创制和自主研发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全重实验室的尖端设备让企业代表们眼前一亮,他们纷纷掏出手机与孔德领加微信、谈合作。

“从毫米级缓控释微丸到微米级吸入微球,我们的产品在不断迭代。现在,研发进入关键期,但现有的光学显微镜精度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很多微米级微球的形态及其生物药分布无法呈现,影响研发进度。”见到心仪已久的尖端设备,天津策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益明激动地说,“我们近期将跟全重实验室达成合作,不仅租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高端显像设备,还会与其科研团队联合进行复杂高端制剂领域的技术攻关。有了人才、设备支撑,我们产品研发信心更足了!”

全重实验室的设备向社会开放,为企业解决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难题,拆除了产业界与科研界之间的“围墙”,使科技成果加速落地。

记者了解到,天津策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提出了20多项技术需求,交由全重实验室科研团队进行定制化研发,让不少“沉睡”中的科研专利走向产业化。

“很多企业都希望找到先进的技术,而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大量专利,只要与具体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这些技术成果很快能够走向产业化。”孔德领坦言。

不仅是全重实验室,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药物分析测试中心、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中心、细胞微囊泡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正加速为产业赋能。

据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道刚介绍,研究院建设的药物分析检测中心由其全资子公司瀚盟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运营,已配备200余台(套)药物分析专业设备,出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获得了包括欧盟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这些药物分析先进设备不仅为入驻该院的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也面向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开放。

“药物分析最难的是微量杂质的分析,有的杂质含量仅百万分之几也具有毒性,需要严格控制,大部分药企要么缺设备、要么缺人才,很难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瀚盟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安平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服务1300余家客户,其中,京津冀的占比62.3%,长三角的占比7%,共出具检测报告超过1万份。

实验设备平台和科研人员的共享推动产业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更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得以“同频共振”。

“共享煎药房”把运营成本降下来

日前,位于武清区的共享智慧煎药中心投入试运营。医疗机构可将患者的中药处方“一键”传输至此,煎药系统和130多台智能煎药机“倒班”作业,一天可完成约3000方的中药煎煮,最短2小时可送达患者手中。

走进共享智慧煎药中心,审方、抓药、称重、浸泡、煎煮、包装……一系列工序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气呵成”。在这里,“智慧”体现在各工艺流程环节。以自动抓取中药饮片的“智药仓”为例,这里存储了连翘、桔梗、当归等200余种常用中药饮片,“智药仓”会根据药方配比自动完成抓药并放入药箱中,药箱随着传送带进入称重流程。通常,每100克中药饮片的克数误差不超过3克。

“截至目前,我们与20多家公立医院和200多家民营医疗机构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已经接入了几家医疗机构的系统,每天煎煮200多服中药,下一步会陆续将这些合作医疗机构的方子接入我们的平台。”共享智慧煎药中心负责人李耀龙告诉记者,眼下,在与他们达成合作的医疗机构中,本地的占90%以上,河北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等地也有部分合作单位。

总投资1600多万元的共享智慧煎药中心一端连着医疗机构和服务单位、一端连着患者,既能将运营主体的煎药成本降下来,又能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让患者在家里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煎药服务。

据李耀龙介绍,不少民营医疗服务单位做煎药业务是不挣钱的。他举例称:“一天50方煎药量的煎药房属于中型规模,至少要配置4至5名工作人员,算上人工、房租、水电费、设备维修维护等运营成本,一年的费用在100万元左右。而现在市面上代煎一服中药的费用在4.5至8元,代煎收入合不上成本。”

鉴于此,不少医院和医疗服务单位需要这样一个“共享煎药房”将自己的代煎业务“外包”出去。在这里,一般2小时就能完成整个煎药流程,同城患者可实现药品“当日达”,外地患者转天也能拿到煎煮好的中药汤剂。

“我们库房储备了500多种药材,基本能覆盖一般医院的用药需求,库存通常能保证7至10天的用药量。”李耀龙告诉记者,眼下,不少外地的医院和医疗服务单位也找到他们对接合作,“目前看来,市场很大,我们预留了二期厂房,未来如果订单太多,会增加设备,启用二期项目”。

“共享平台把海量、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以此达到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产业效率等目的,加速重构不同行业或企业的产业链,衍生出共享医疗、共享金融、共享物流、共享技术等新业态。”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兰日旭看来,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共享实验室科研设施还是共享智慧煎药中心,都能拓展不同产业或企业的市场边界,实现供需之间的深层次互动与融合,达到定制化效果。这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关文章
  1. 从困境到希望:洋钱罐如何助力个体工商户实现经营逆袭?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而金融科技平台洋钱罐凭借高效、灵活的信贷服务,正成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及时雨”,助力他们在经营困境中破局,实现

    0 2025-07-22 14:50:00

  2. 创新链里菌香四季!《云南日报》关注昭通菌产业

    《云南日报》(7月21日第6版)一条“链”上云菌香——云南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观察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12家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代表企业组成联合体,参加这一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绿色农业链部分展示各自特色

    0 2025-07-22 14:36:00

  3. 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河北新闻网7月22日讯(河北日报记者方素菊)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2025年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总体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296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0 2025-07-22 10:50:00

  4. 押风口卡位前沿赛道,迷你基金上演“脱贫致富”

    不少曾经挣扎在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正在通过布局风口赛道和未来产业实现“致富”之路。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共有15只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10倍,其中13只为一季度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通过重仓股腾笼换鸟,这些基金大举押注机器人、创新药、算力等热门赛道,部分产品甚至提前布局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等

    0 2025-07-21 06:38:00

  5. 【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元龙镇红星村:鲜桃丰收“甜透”果农心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白梨 张丹)盛夏时节,麦积区元龙镇红星村的千亩桃园迎来丰收。园内果香四溢,沉甸甸的鲜桃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忙碌的身影与红润的桃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果农师中心是村里种桃的“老把式”,今年桃子行情格外喜人,他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0 2025-07-15 1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