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让生命温暖谢幕:他们为居家患者铺就安宁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35:00    

生命的最后一程,该如何走得温暖而有尊严?在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山社卫中心”),医护团队经过十余年实践,组建了以家庭病床为支撑的居家整合安宁疗护服务团队,用专业与爱构建“红山模式”。去年,该中心陪伴12名患者在家中走完最后一程。

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居家安宁疗护:让患者“回家”

2012年,红山社卫中心受当时发展现状影响,正式成立了安宁舒缓疗护病房,成为广州市较早开展安宁疗护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我们作为基层医院能给患者带来什么?”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罗岚在当年已是护士长,“社区一定是居家养老和安宁疗护的主战场,于是中心一直在摸索‘家庭病床’与‘安宁疗护’服务路径。”

红山社卫中心在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临终老人更希望在子女的陪伴下,在家中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2018年,红山社卫中心迎来重要转折点,借助广州市民生工程的契机,申请了首批试点护理站,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独立的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将服务从机构延伸至家庭。然而,初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让专业服务走进患者家中成为居家安宁疗护的难点。

中心的心愿墙

“起初,老百姓对上门服务充满疑虑,看到我们来就关门。”罗岚介绍,为此,团队从细节入手,设计了独特的工作服——摒弃传统的“冰冷白大褂”,改用紫红色调,传递温暖与希望。同时,团队通过社区宣传、人才队伍培训、与社工合作等方式,逐步打开局面。

近年来,红山社卫中心的安宁疗护团队探访了辖区2000多户家庭,平均每户每周上门3次。2024年,红山社卫中心开设了200余张居家安宁疗护床位,陪伴12位患者在家中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在中心的34张床位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8天,平均收费为680元/天。

中心的谈心室

“幽谷伴行者”:专业与温情并重

社区里有一位73岁的老太太,中心团队已服务她近六年。老人经历多次气管切开,长期卧床。团队不仅上门为她更换套管、处理压疮,还帮助家属申请长护险、残疾人康复项目,传授家人谈论死亡的方式、如何召开家庭会议以及进行医疗决策等。

“护理团队就像天使一样存在于他们家,给予的不仅是护理,更是陪伴和希望。”罗岚介绍,居家安宁疗护不仅仅是医疗护理,更是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全方位支持。红山社卫中心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和社工,他们不仅提供胃管更换、伤口护理等医疗服务,还注重心理抚慰和社会支持。

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罗岚 受访者供图

罗岚作为广州市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深感改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的重要性。“安宁疗护提供的是生命末期居家6个月的照顾过程。我们不讲‘死亡教育’,而是从‘生命教育’入手,帮助大家理解衰老与自然规律。”

“四元联动”:建立社区整合照顾闭环

步入中心的安宁疗护病区,独立的服务区、管理区和生活辅助区设置温馨,谈心室内放置了沙盘、书籍等物品。

中心在接收周边医院转接的临终病人后,会从“摄入”“体能生活”“年龄”“呼吸”“神志”“血压”“脉搏”“营养状态”“脏器状况”等方面为患者开展生存期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初步判断病人的生存期,并召集家属召开家庭会议,让家属们做好心理准备。

中心走廊的墙上贴着主题海报

去年,团队牵头制定了广州市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和参与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如今,红山社卫中心的“居家+机构”安宁疗护模式已走在广州市的前列。罗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让这一模式惠及更多家庭。

记者了解到,红山社卫中心安宁疗护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整合街道居委、三级医院等多方资源,通过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人文关怀三方面的安宁疗护服务,建立三甲医院—社区—养老—居家“四元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建立起社区整合照顾的大闭环。

“生命的最后一程,应该充满尊严与温暖。”罗岚说,“我们愿做患者和家属的‘幽谷伴行者’,陪伴他们穿过迷雾,走向安宁。”

文、图|记者 朱嘉乐 陈辉 张华

相关文章
  1. “清风传家·廉润万家”家庭助廉主题活动启动

    青羚网讯(记者 丁玉梅) 5月15日,在第32个国际家庭日之际,由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妇联、省文联共同主办的“清风传家・廉润万家”家庭助廉主题活动,在青海省委党校启动。此次活动分为“家庭筑廉·以爱为基”“家教润廉·立德树人”等三个篇章为主的演讲活动和歌舞表演,通过演讲

    0 2025-05-16 10:43:00

  2. 昆明市延安医院推行“无陪优护”病房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老人患病住院,陪护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从今年3月开始,昆明市延安医院对实施多年的“无陪护病房”进行升级,推出了“无陪优护”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还在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提升就医体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做到了“出院入院有人引、治疗检查有人陪、

    0 2025-05-14 14:40:00

  3.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文 | 显微故事,作者 | 唐果,编辑 | 蔡玉最近,“认干妈,为你养老送终”之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频繁刷屏。颠覆传统认知的背后,是老龄化社会下的情感供需错配。独居老人(无子女、丁克或空巢)精神孤独渴望陪伴,而年轻人则因房价、职场压力、异地漂泊等因素渴望情感支持与资源互助。双方各取所需,在虚拟与现实之

    0 2025-05-12 16:06:00

  4. 用双手托起生命的人,值得温柔以待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广大护士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实中,护士群体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与挑战——高强度的工作、复杂的医患关系、技术技能要求不断提升等

    0 2025-05-12 07:05:00

  5. 携手渡难关!遂昌做优慈善服务 让“就医”不再孤单

    【来源:遂昌发布】“对于我们来说,中断血透就等于结束生命,感谢你们守护我们的健康……”日前,在遂昌县人民医院,来自三仁畲族乡的血透患者张先生(化名)在完成治疗后第一时间对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而此刻,负责接送他的“专车”正在院外等候。“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既有十几岁的青少年又有年近百岁的老人。”

    0 2025-05-10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