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属于无效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无效合同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主体不适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如果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则该合同无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
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包括通谋虚伪表示和单方故意隐瞒真实意图的情形。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但如果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合同直接无效。
内容违法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赌博合同、贩毒合同等。
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即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道德准则。
恶意串通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超出授权范围
当事人超出授权范围签署合同,例如代理人未经过授权而签订的合同。
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如未经过公证的房地产合同。
合同关系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条款或整个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剥夺他人合法权益的条款。
综上所述,无效合同主要分为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内容违法、恶意串通、超出授权范围、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及合同关系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务必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
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三亚富溪私募收警示函
海南证监局近日公告,对三亚富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经查,发现公司存在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且未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的情形,违反相关规定。根据规定,海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资料显示,三亚富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
-
奇瑞汽车回应被指“骗补”:不实信息 申报流程没有不当
中新经纬7月12日电 针对申报工信部新能源推广补助相关情况,奇瑞汽车官方微博12日发布声明称,“违规”“偿还”“不当申领”“骗补”“退回”等均为不实信息;因“销售终端收款凭证不符合要求”被核减,属于申报中的正常流程,没有违规行为。声明称,近期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4批(台)医疗器械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4批(台)医疗器械不符合规定的通告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医疗器械监督抽检工作安排部署,组织医疗器械监督抽检工作。经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检验,标示为河南鑫磊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生产的4批(台)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
“法官,我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太难了”因出行受限,失信被执行人主动还款10万元
“法官,我是黄某,我来还钱。”近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黄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达了自己想要偿还欠款的意愿,并在不久后,将10万元欠款一次性支付给了申请执行人闵某,一桩陈年旧案就此了结。事情要从多年前的一起工程项目中介纠纷说起。2011年5月,闵某与谭某签订了一份居间合同,合
-
时代新材:签订约19.8亿元风电叶片及相关服务合同
4月3日,时代新材(600458.SH)公告称,公司与风电各大主机厂签订《叶片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合人民币19.8亿元(含税价)。该合同为公司日常经营合同,对公司2025年当期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因外部环境变化等导致无法如期或全面履行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