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是什么让这堂笑中带泪的人生必修课历久弥新?——写在与《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暂别后
戏剧本质上是一门凝聚群体力量的艺术形式,正如“星期二的课”这个有爱的剧组。它搭建起独特的桥梁,促成人们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相聚、交流与碰撞,传递着某个特定群体所共有的生命体验、情感波澜与价值思索。

上周末,由金士杰、卜学亮主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回到中国大陆地区的首演地上海人民大舞台,完成了其巡演十四年后的收官场。该戏剧作品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得了渐冻症的老教授莫利,与他的学生米奇在每个星期二的早晨围绕“生命、死亡、爱、工作、家庭、衰老……”等人生话题,展开的临终前最后的14次对话。
把时间往前推一个月的夜晚,我的微信界面收到了《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制作人邬希芸女士发来的消息,告知这部我曾在大学时期参与演出执行的舞台作品即将“封箱”,问我是否愿意回剧组一聚。

原来距“星期二的课”大陆首演已过去了十四年的时光。作为一部翻译剧在不换主演的前提下连演三百余场,这在当下的演出市场,可谓“票房奇迹”。带着对剧组的感情与对这份奇迹的好奇,我再次回到了这个自己曾服务过两年多时间的剧组。
看过《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观众都知道,下半场的演出基调会变得更加感伤,观众席间的啜泣声也会变多。但对主演金士杰老师而言,饰演莫利一角让他感受到与“生命打仗的蓬勃斗志”。他在“星期二的课”演出第300场时写道:“这是一段两个人的故事。一开始觉得这出戏是个单纯的小品,用小题小做的方式切入,没想到演出后会一场接一场,像是小兵立大功,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

然而,即使已演出了三百余场,这次我在人民大舞台的后台依然看到金士杰老师与卜学亮老师在聊这出戏给自己的新感悟,一同探讨在最后这轮演出中,在节奏上、情绪上还有哪些可以微调的空间。所以你看,熟悉的“星期二的课”依然在进化。两位老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传递对舞台的敬畏、对观众的尊重。同样,制作团队也没有辜负两位老师想安静地与这部早已成为他们生命一部分的戏剧的好好道别。因此没有安排诸如“星光大合影”这样的观众互动环节,就是希望保持剧目一以贯之的完整性,“我们一直记着莫利说的‘该说再见的时候就说再见……’”邬希芸说道。
十四年过去了,不仅是台下正襟危坐的观众,连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潜移默化地成为莫利教授的“学生”。于我而言,十四年后再看此剧,正是应了弘一法师那句“初看不知戏中意,再看已是戏中人”。

剧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担任报社体育专栏记者的米奇告诉莫利教授,其实有时候,他也会看见自己死亡。米奇说:“我在自己的书桌上奋笔疾书,写着我的专栏,然后咚的一声,倒了下去。然后我的编辑把那篇文章从我身下抽走,交给别人,然后那个人再奋笔疾书,把稿子写完。”这仿佛也是在说给我听的。因为我和剧中的角色米奇一样,毕业后选择成为一个媒体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做着越来越多“不得不做”的事,与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
“你和你的心灵能够和平相处吗?”
“别把自己的光芒藏在量米的斗里”
“你知道自己会怎么样死去,就能知道要怎么样活了。”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这次重回“星期二的课”剧组的经历,让我有机会站在侧幕再次聆听莫利教授的“人生智慧”,感受到这样一份珍贵的“时间礼物”——我也像剧中的学生米奇那样,从不会爱、不敢爱到接受爱。同时,也让我更加认识到戏剧本质上是一门凝聚群体力量的艺术形式,正如“星期二的课”这个有爱的剧组。它搭建起一个独特的桥梁,促成人们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相聚、交流与碰撞,悄然传递着某个特定群体所共有的生命体验、情感波澜与价值思索。这种群体性的情感纽带与精神传递,赋予戏剧别样的厚重感与感染力。
虽然这堂生命课“已结课”,但人生的课堂终将继续。我相信即使不在剧场相见,只要未来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突然能想起戏中的某个“金句”,这何尝不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相遇”?
作者:陈 超
图片:网络图
编辑:小 开
责任编辑:李 纬
栏目主编:朱 光
-
河北廊坊:推动“文旅+商业”深度融合
“以前看剧和看电影是分开的行程,现在一张廊坊万达影城会员卡至少能省30元门票,太划算了。”近日,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售票处,市民张哲拿着刚买到的优惠票,和同行的朋友分享着喜悦。今年以来,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充分整合园区内核心文旅资源,联动周边商业生态,充分释放消费活力,推出只有红楼
-
网传陈奕迅去世是假新闻!歌手叶晓粤:找他助手求证了
5月19日晚,歌手叶晓粤发文称陈奕迅去世是假新闻。叶晓粤表示自己和陈奕迅的助手求证了,“去世新闻”是假的,他现在人好好的。5月15日,陈奕迅 Fear and Dreams 巡回演唱会官方微博发布延期公告:歌手陈奕迅(Eason)昨晚突感身体不适,今早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新冠肺炎,须立即停止所有演出活动
-
用双手托起生命的人,值得温柔以待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广大护士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实中,护士群体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与挑战——高强度的工作、复杂的医患关系、技术技能要求不断提升等
-
孙志勇:用急救技能守护生命,借善行义举点亮希望
孙志勇,1973年3月生,是禹城市一名普通的保险销售员,却以不平凡的善举成为当地道德标杆。他多次挺身而出救助遇险群众,见义勇为的善举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让他多次荣获“禹城市道德模范好青年”“禹城市最美志愿者”“禹城市志愿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交通救援先锋:守护生命于危急瞬间孙志勇在交通事
-
游河北,How好玩 |我在幻城,过了把“红楼”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立华 武海笑“来,三二一,看镜头!”五一假期,“咔嚓咔嚓”的相机快门声萦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拍出2025年的中国风人生照片已经成为很多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潮流。游客在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打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游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