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内耗焦虑时,厨房成为我最后的堡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3:15:00    

周末只要没事,我就会把自己关进厨房。

清洗、切配、开火、倒油、下锅,“滋——”的一声,菜油相遇的那一刻,它们就像仇敌一样奋力拼搏,进行着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争。铲勺快速翻动,好似调和了双方矛盾,菜油各退一步,色香味逐渐交织,一道美食就此诞生。

做饭,大概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的最好例证。喜欢做饭的人,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不喜欢做饭的人,实在难以理解“做饭两小时,吃饭五分钟”的投入产出比。对我来说,做饭是内耗焦虑时,最简单的精神疗愈。

从买菜开始,就进入了只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看着脆嫩的蔬菜,新鲜的肉类,活蹦乱跳的鱼虾,我就在心里默默盘算,每一种搭配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买完菜后,准备食材也要认真规划。比如简单的土豆,如果炖鸡就要切成块,做干锅就要切成薄片,醋溜就要切成丝。每一片菜叶,每一块肉丁,都要精心处理,才能进入下一道程序。原来杂乱的食材全部收拾好,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后,又一次排兵布阵开始了。先炒哪盘,后炖哪锅,合理安排烹饪顺序,才能确保所有菜品热气腾腾地上桌。

这段完整专注的时间,让我把所有的烦恼抛诸脑后,不用理会手机上的信息,不用焦虑明天的工作,内心无数的念头都安静了,机械重复的案板工作无脑且解压。

以前我也不会做饭,炒青菜时往锅里扔完青菜就跑,生怕噼里啪啦的油溅到身上,炒西红柿鸡蛋时,往炒好的西红柿块里倒蛋液,炒出一锅黏黏糊糊没有成形的鸡蛋碎。大概是工作了之后,发现外面的饭菜大多重口,吃完总觉得口渴难耐。偶尔吃到特别的,也想自己在家复刻,网上搜了菜谱后,就更加跃跃欲试。

做着做着,发现还是自己做的饭菜更可口。闲来无事看菜谱也成了习惯,周末就成了把收藏付诸实践的最好时间。在焦虑横行的生活中,做饭是一件可以完整掌控的小事。所以,做饭的时候我喜欢关上厨房的玻璃门,不让任何人来帮忙或者打扰,心情好时还会放上蓝牙小音箱,听会音乐或者播客,专注又放松。

做饭是一种很容易让人进入心流的活动。当个体全然投入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任务时,就会产生一种极度专注的高峰体验,这也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愉悦状态。

踏实的行动,对抗着脑海中的虚无,和刷视频、看短剧等消遣不同,手和脑的配合容易让注意力回到现实。这种体验在疫情期间达到了极致。3年前,有一次非常不凑巧,需要居家隔离。匆忙联系小区门口的菜店,随机送了两兜菜后,大门就被贴了封条。

偏偏我是一个十分注重菜品搭配的人,三个人吃饭,也必定要一个以解馋为主的硬菜,一个用来炫饭的下饭菜,一个解腻的青菜,一碗滋养的汤。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先解决新鲜蔬菜的问题,按照网上搜索的保存方法,把送来的青菜先分成小捆,用厨房纸裹起来,再用保鲜膜密封好放进冰箱。为了顿顿有肉,冰箱底层常年不见天日的冻肉冻鸡冻鸭也被翻了出来,先熬汤,再捞出来做酱烧鸭子、红烧肉块、黄焖鸡……

送来的几个大萝卜,也被开发出了不少吃法。煎几个鸡蛋,再加上开水,放入擦得细细的萝卜丝,煮一会汤就变得浓白,加上几颗枸杞,喝起来美味又健康。白萝卜丝炒胡萝卜丝,搭配起来养眼又爽口。实在没东西配菜了,加上黄豆酱,白萝卜吃起来也口感赛肉。还有雪碧泡的腌萝卜,也成了小朋友的最爱。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曾担任过美国能源部长的朱棣文说过,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开冰箱,拿仅有的材料下厨,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

虽然我还没达到这个境界,但是我真切感受到了做饭的乐趣。干了几年文字工作,千篇一律的格式和精心雕琢的表达,总是让人觉得无聊。与之相比,厨房里没有固定公式,厨具和食材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清淡或者重口,都可以根据心情自由发挥。

厨房里容错率也很高。做几盘菜没有定数,不像KPI(关键绩效指标)一样要求直接可控。放盐加糖的结果立竿见影,调味效果反馈速度比日常复盘快好几倍。毁掉一盘菜代价也很低,几乎不超过百元,试错成本接近于零。

只要不是炸了厨房,几乎没有什么后果,最坏的结果就是既没有卖相又不好吃。难怪网上有种说法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厨房是最后确定性的堡垒。

和阳春白雪的爱好不同,做饭也没有高贵的门槛。既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工具,也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更不需要专业老师指导,只要你想,走进厨房就可以加入。就像《美食总动员》(港台译名《料理鼠王》)里说的,Anyone can cook(人人都能烹饪)。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想要暂时躲避都市生活中的狂风暴雨,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努力加餐饭”。

(作者为华中地区事业单位人员)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九朵

责编 温翠玲

相关文章
  1.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胡静林:“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

    0 2025-07-28 10:12:00

  2. 蒸米饭时增加一个步骤,有助控血糖、血脂

    对大部分人来说,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没有复杂的烹饪方式,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这种最常见的主食,怎么吃更健康?01蒸米饭加一步骤血糖血脂受益专家建议,蒸米饭时加一物,能让米饭更有营养。■ 糙米日常饮食中我们常吃的大多为深度加工后的精白大米,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流失不少。比起精白米,糙米颜色

    0 2025-07-13 10:54:00

  3. 欣和味达美带你解锁,让平凡菜肴焕发光彩的鲜味秘诀

    在健康饮食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吃得健康已经成为家庭厨房烹饪的核心课题。对于很多喜欢重口味的中国胃来讲,如何才能吃得美味又健康呢?其实,有的时候美味不一定要依赖高超的厨艺,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可以让平凡菜肴焕发光彩的秘诀,那便是“提鲜”。欣和味达美作为调味品行业的知名品牌,深谙“鲜”之奥秘。他们携手米其林

    0 2025-07-10 11:06:00

  4. 筑牢企业成长根基,奉化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新样本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袁明根“从财务合规到法律风险防范,再到税务优化,这次‘全链条’实战课,把企业最关心的‘钱、权、税’问题串明白了!”......6月26日,奉麓青研院税务专项培训举行,这场覆盖全区80%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的系统性赋能行动——奉麓青研院“财、税、法”专项实战课程圆满收官,以“精准滴

    0 2025-06-28 10:43:00

  5. 花18999元找“张雪峰们”报志愿是交智商税吗?

    2024年6月28日,山东高考出分后第三天,杨楠花了5499元找了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山东从2020年起推行新高考改革,考生最多可以一次性填报96个志愿。规划师先后提供了三版志愿清单,每版学校都不同,杨楠不得不反复删了三次,录取结果公布后,杨楠的96个本科志愿全部滑档。接下来是专科志愿填报,她报了6

    0 2025-06-27 0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