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例竞争性要约背后:浙江油商与内蒙古煤企的“资本对垒”
A股首个竞争性要约收购案例,背后却蕴藏着难以捉摸的股权争夺疑云。
今年以来,油气开采运营企业ST新潮(600777.SH)迎来了两个要约收购对手方。其中浙江金帝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帝石油”)于今年1月17日公布要约收购计划,计划按照3.10元/股的价格,收购ST新潮20%股权。
紧随其后,另一家上市公司伊泰B在4月18日也发出要约收购,但收购价格打到了3.40元/股,收购规模亦提高到了51%的ST新潮总股本。
目前,这一竞争性要约收购事件,又有了戏剧化的进展。
截至4月28日收盘,ST新潮收至3.19元/股。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价位已经涨破了竞争性要约收购的其中一方:金帝石油给出的要约收购价格3.10元/股。
考虑到金帝石油方要约期为5月7日截止,一旦ST新潮股价在5月7日收盘前仍超过3.10元/股,金帝石油要约收购大概率将以失败告终。
而在这场竞争性要约收购计划背后,投资者所担忧的,可能还有双方的“履约风险”。
A股竞争性要约将见分晓
从董事会争夺,到竞争性要约,ST新潮的股权之争,已绵延数年时间。
当前,ST新潮仍然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截至去年三季报,公司最大股东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仅持有上市公司股权6.39%,第二大股东北京盛邦科华商贸有限公司持股5.51%,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仅36.41%。
然而,此番竞争性要约收购计划,不仅将彻底改变ST新潮无实际控制人的地位,甚至有可能“矫枉过正”。
根据两项要约收购计划,金帝石油和伊泰B将分别收购ST新潮20%和51%的股权,合计收集的股权比例将达到71%。ST新潮的公众持股将至少缩减至29%。
这也意味着,若ST新潮当前的第一、第二大股东任意一方不被定义为公众持股,那么ST新潮将因公众持股不足25%,从而面临被私有化退市的风险。
不过,从当前的股价来看,金帝石油方对ST新潮的要约收购,或因二级市场股价过高而存在直接流产的可能。
按照双方的要约收购计划,金帝石油将以3.10元/股的价格对ST新潮发起要约收购,收购总股本比例为20%。然而,伊泰B随即祭出更高的3.40元/股收购价格,并将要约收购的总规模定在ST新潮总股本的51%。而这意味着,按照ST新潮68亿总股本计算,金帝石油的收购总对价高达46.24亿元,而伊泰B的收购对价高达117亿元。
海量的收购对垒背后,收购双方的资金实力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
伊泰B为内蒙古民营企业,业务涉及煤炭生产、运输、销售,覆盖铁路运输及煤化工领域,拥有10座直属及控股煤矿,主产环保型动力煤,客户包括火电、建材及化工企业。公司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845.09亿元,净资产474.9亿元;2021-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伊泰B净利润分别为86.43亿、109.75亿、77.28亿和51.02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金帝石油控股股东金帝控股总资产283.33亿元,净资产63.33亿元;从营业情况来看,金帝控股2024年营收为71.82亿元,净利润仅1.18亿元。
虽然双方均有雄厚资产,但金帝石油显然略逊一筹。
从收购计划结构来看,金帝石油计划以75%自有资金和25%的银行贷款支付要约对价,而伊泰B方面则将全部使用自有资金。双方也均提交了交易保证金。
伊泰B背后隐现与要约失败方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能集团”)旗下的北京汇能海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汇能海投”)也曾对ST新潮发起要约收购。但由于汇能集团彼时未能有效披露一致行动人,最终交易被终止。
而此番伊泰B的要约收购,疑似又与汇能集团此前的要约收购不无关联。
资料显示,汇能集团亦为内蒙古煤炭企业,与伊泰B一样,其总部也位于鄂尔多斯市。
同时,双方在业务和投资上也有频繁的合作。企查查数据显示,伊泰B股汇能集团当前共同投资的标的包括大马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新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准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大地雄心影业有限公司。
其中,大马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伊泰B通过子公司持股63%,汇能集团持股11.44%。新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伊泰B持股15.14%,汇能集团持股5.05%。准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伊泰B持股10.59%,汇能集团持股3.59%。内蒙古大地雄心影业有限公司中,双方各持股20%。此外,包括双方管理人员方面,两者均在下属被投企业中有较多交集。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伊泰B主要股东之一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亦与汇能集团存在较多交集,并共同设立了多个私募股权主体。
截至4月28日收盘,ST新潮报3.19元/股,股价虽然已超过金帝石油的要约收购价格,但距离伊泰B价格仍然有一定距离。
有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已经接受了金帝石油存在“出局”的可能,但仍然对伊泰B是否能顺利完成对ST新潮的要约收购存在疑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再度涨停!影石创新斩获两连板,总市值破千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18日,影石创新(688775)大幅高开11.48%,开盘后公司股价震荡走高,盘中封至涨停。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公司股价仍封死涨停,报涨停价269.3元/股,最新总市值1080亿元,再创上市后新高。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8月18日,影石创新股价已接连走出两
-
总营收超7.6亿元,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新京报讯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7日,持续13个月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连续开放168小时后,于当晚24点圆满收官。这场文化盛宴,以逾277万人次观众、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逾300亿次全网曝光量创下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总
-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43股
据数据宝,截至8月13日收盘,深沪北共43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龙软科技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第一;鼎阳科技连续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位列第二。从主力资金净流入总规模来看,东山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连续5天累计净流入14.98亿元,太辰光紧随其后,5天累计净流入8.39
-
非上市险企期中保费净利双增
非上市险企的半年战报悉数出炉。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整体盈利实现跨越式增长,非上市财险公司同样呈现复苏态势。据统计,上半年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净利润突破200亿元,较2024年同期不足百亿元的水平实现翻倍式扩张。在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6家财险公司中,
-
7000亿巨头公告,大赚121亿
8月10日晚,工业富联(60113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受益于AI相关业务强势增长,上半年工业富联实现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均创同期历史新高。第二季度工业富联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003.4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