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芙蓉国评论丨以思想破冰促作风突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5:12:00    

范鸿飞抓作风建设不能有疲劳期。今年全国两会一结束,党中央就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表明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思想上警醒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从思想根源上纠偏正向,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高修养提供了方向指引。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解决作风问题必须找准其症结所在。要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如果只是单纯地从行为层面进行纠正,而不触及思想灵魂,一旦外部约束减弱,不良作风就很容易出现反弹回潮。之所以会出现反弹,还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漠视纪律规矩,对当前依旧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认识模糊,没有真正从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

作风为表,思想为根。作风不正说到底还是思想不正,解决作风问题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好思想问题。只有切实从思想深处拉响警钟、上紧发条,才能触及问题实质,从而实现作风的彻底转变。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正是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锤炼党性、洗涤思想、改进作风的大好契机。要从思想深处明晰“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心存敬畏,令行禁止,以“内无妄思”确保“外无妄动”,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保持如山的定力。要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对照党的宗旨和群众期待,检视自己公仆意识树得牢不牢固,是否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能否“脱鞋下田”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对照党的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检视自己是否形成了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能否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义与利等关系,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全面、坚决的思想“大检修”,着力解决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牢、纪律作风不实、使命担当不诚等思想病根,进而以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事干事。

思想净化越彻底,作风建设才能越深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无论是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还是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都必须以优良作风提供坚实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加强思想淬炼作为终身课题,不断剔除思想杂质、清除私欲杂念、提升精神境界,持续推动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相关文章
  1. 易会满被查

    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0 2025-09-06 13:32:00

  2. 影片《南京照相馆》热映 激发市民群众爱国热情

    近日,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全国热映。牙克石市各单位、部门和市民群众积极观影,影片凭借深刻的历史内涵、悲壮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艺术张力,极大地激发市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员干部历史责任感。牙

    0 2025-08-31 09:31:00

  3.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财政部2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分中央和地方看,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89亿元,同比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同比增长1.6%。财政支出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

    0 2025-07-26 09:06:00

  4. 宝鸡市凤翔区宣传系统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调度推进会

    本报讯(通讯员 张馨)7月22日下午,宝鸡市凤翔区宣传系统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调度推进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亚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全系统及下属单位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建章立制与办实事等工作情况汇报。贾亚斌指出,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宣传系统要

    0 2025-07-24 08:51:00

  5. 帮助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日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据介绍,本次投资将实施1975个项目,预计吸纳带动31万名重点群体就近就业,包括脱贫人口及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其他农村劳动力等群体。本

    0 2025-07-08 1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