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长期垄断,我国首次实现模拟微重力“太空级”3D打印
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今日消息,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实现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太空级”3D 打印。
报道称,一台两米见方的 3D 打印机制造了一件精密钛合金结构件,该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太空制造”中的加工利器。
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团队先后攻克电源负载阻抗匹配难、束流功率小等难题,研发出寿命长、功率大的冷阴极电子枪,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报道提到,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台基于冷阴极电子枪的 3D 打印设备,在地面可实现 1000 工作小时以上的稳定熔丝成形。在此基础上,团队又攻克了小型化、轻量化难题,最终研制出“太空级”冷阴极电子枪 3D 打印原理样机,体积仅有地面 3D 打印设备的四分之一,有利于大幅节约发射成本。
IT之家查询公开资料获悉,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制造院”)始建于 1957 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单位,是专门从事航空材料、制造工艺、专用装备等基础、应用技术和工程转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为我国新型飞机、发动机、导弹等航空装备研制和航空工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大量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
-
从“工业大米”到产业链“链主”,端州这家骨干企业如何破茧扛起国企担当?
一粒直径仅0.25毫米的“工业大米”,在风华高科肇庆工厂的无尘车间内,正以每秒200颗的速度下线。这颗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介质层厚度被压缩至头发丝的 1/150(0.5 微米),其电容量却比上一代产品实现了翻倍。这背后,是一家有着41年发展历程的国有企业打破垄断、破茧重生的奋斗故事,更是其作
-
太原理工大学代表团赴埃及进行交流访问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田晓瑛)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全球化网络与区域平台建设,7月12日至15日,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喜莹应邀率团赴埃及进行交流访问。 7月12日,代表团抵达埃及,拜访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与公参卢春生举行工作会谈。任喜莹向卢春生详细介绍了太原理工大
-
我国牵头制定 两项合规管理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据国家标准委消息,国际标准化组织近日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合规管理国际标准《合规管理体系 有效性评价指南》《合规管理体系 能力管理指南》。当前,企业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强化合规管理已成为企业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财联社7月15日电,眼下,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正在北京访问,这也是他今年以来第三次来到中国。今天上午,黄仁勋到中国贸促会拜会了会长任鸿斌。他在会谈中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进一步为供应链服务,促进供应链稳定畅通
-
重大突破!首个!内蒙古产出首桶铀产品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