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力量叫“中国散户”,调查显示:散户越跌越买,也成A股稳定器
财联社4月16日讯(记者 王晨 林坚)当全球市场风声鹤唳,中国散户不仅没有恐慌抛售,反而看到投资机会,以“越跌越买”的姿态逆势入场。
上述结论,不仅来自财联社的一线调研,也有包括实际市场数据的支撑,还有包括对交易所的监管调研。
财联社调查显示,上周市场急跌期间,散户开户不减反增,互联网渠道成主力军,且与机构前期的抛出不同,散户为主的小单资金上周单周净流入超2470亿元,对冲了机构资金流出。
券商的研究数据也对结论支撑,以小单(挂单额小于4万)衡量的A股散户资金净流入规模重回高位。4月7日至11日一周净流入2285.8亿元,较前值增加1191.6亿元,处于过去五年97%分位。
杠杆资金在动荡市场中也呈现稳定性,两融开户量稳中有升,两融业务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创阶段新高,融资余额守稳1.8万亿大关。
一直被打着“追涨杀跌”标签的散户投资者,在市场这一波震荡中,展现的是“聪明投资者”的本色,也是对这一轮国家稳市护盘的信心体现。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机构有控制仓位以应对市场调整的需求,卖出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也展现了一般投资者的投资定力。
散户开户踊跃,呈现四大分化点
记者上述结论的得出,来自券商的信息反馈,也有一线调查,也包括监管数据。与经纪一线业务人员深入交流后发现,尽管市场动荡,但在系列稳市举措之下,市场反而敏锐感受到了投资机会,并引发一波开户热潮。
有营业部员工向记者称,“市场下跌最快的周一和周二,我们一方面忙于两融追保,通知客户两融平仓风险,关注账户维保比例并及时补足保证金,这是市场急跌后的正常应对举措;另一方面则忙着接待前来开户的客户。令人意外的是,此次下跌行情中开户情况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客户咨询买什么ETF抄底最合适。”
“最近来开户的没有减少,很多投资者看准波动调整下的投资机会,选择抓紧入场”,也有营业部财富顾问向记者透露。还有券商柜台人员提到,近几日新开户审核量并未减少,和过去一两个月上涨行情时期基本持平。
记者就此情况,还采访了多家券商总部经纪业务相关人士,同样拿到了本轮行情下投资者开户整体稳中有进的结论,但同时也体现出四点变化:
一是券商之间出现分化:记者广泛调研了大中小券商发现,渠道完善,尤其是已布局互联网渠道,同时品牌效应强的券商在本轮极端行情中开户增长明显。“上周投资者开户确实有所增长,这很出乎意料。”上海某综合型券商向记者透露。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些区域性中小券商,以及依赖传统线下渠道的券商则未有明显增长。有区域性券商的反馈是,开户情况一般,甚至还出现了下降情况。一位中小券商相关负责人称:“我们的互联网渠道不行,不仅没有吃到9·24红利,也错失了当下可能的机会。”
二是渠道之间分化:从开户渠道来看,互联网渠道成为主力军。开户显著增长的券商谈到,新增开户大多来自互联网途径,并且以年轻群体为主。线上平台的便捷性、信息的及时性以及丰富的投资工具展示,有效吸引了年轻投资者。
与之相比,传统线下开户渠道的吸引力持续下降,不仅开户流程相对繁琐,而且在信息传播和客户互动方面也难以与互联网渠道抗衡。“传统线下渠道很难了。”不仅是少数从业者的反馈,这也成为行业共识。
三是地域之间分化:地域上,投资者的开户热情存在明显差异。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且金融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者开户积极性高涨,开户更热情。这些地区的投资者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具备较强的金融投资意识,能够迅速把握市场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
在调研过程中,记者发现,上海、深圳地区的券商一线从业人员给出了更为积极的反馈,即:上周在极端行情下,散户开户更踊跃、入金更积极。
相对而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市场活跃度不高的地区,开户人数增长较为平缓,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四是开户群体分化:年轻群体成为开户的新生力量,他们借助互联网便捷地获取金融信息,对新的投资理念和工具接受度高,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在过去一周震荡行情中开户数量增长的券商透露,确实是年轻群体开户更为积极。
华创策略研究数据显示,此前一周(4/5-4/11),作为散户主要入场渠道的同花顺累计下载量达15.7万次,较前值增加8.0万次;东方财富下载量5.5万次,较前值增加2.6万次。这进一步印证了互联网渠道的火热以及年轻群体的积极入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60、70甚至80后群体,对股市投资有需求的,早已开户入市。
小单资金逆流而上,散户也成股市“稳定器”
当机构资金因避险情绪流出时,散户资金却以“小单撬动大市”的姿态逆势而动,也能成为股市的“稳定器”。
一组数据让这一说法更有说服力。
Choice数据显示,A股上周(4月7日至11日)小单资金净流入2470.73亿元,而大单资金净流出1455.87亿元,超大单净流出913.1亿元。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在市场波动期间,散户投资者不仅没有恐慌离场,反而抓住机会积极加仓布局。

华创策略研究进一步显示,以小单(挂单额小于4万)衡量的沪深两市A股散户资金净流入规模重回高位。最近一周(4.7-4.11)净流入2285.8亿元,较前值增加1191.6亿元,处于过去五年97%分位。
这一规模的资金流入,对稳定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股市因关税政策陷入恐慌抛售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散户资金逆流而上,一般投资者信心的充分被调动。
资金流向的逆转也打破了历史规律。以往市场急跌时,散户往往跟风抛售,但此次调整中,“越跌越买”成为新现象。某券商财富顾问透露:“此次股市震荡散户恐慌抛售的现象比较少见了,即使是抱着‘抄底’的想法加仓的客户也非常理性。”
散户逆势上杠杆,两融开户稳定增长,两融投资者数量创阶段新高
在杠杆资金方面,A股市场同样表现出良好的态势。有券商相关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两融新开户情况维持正常水平,甚至可以用“还不错”来形容。这同样在数据上得到强有力的印证。
据ifind数据显示,从融资融券业务开展情况来看,上周个人投资者数量环比略有增长,尤其是4月8日当日环比变动创前两周之最。4月8日至4月10日环比变动幅度均在万分之3以上,而4月7日至4月11日两融业务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也明显高于前一周,4月10日一度达到了362996这一水平。

融资余额的变动更是市场信心的重要指标。经历市场下跌后,融资余额并未如预期出现大幅下降。4月7日-9日呈现小幅下降后,4月10日出现逆转回升,重返1.8万亿,目前基本稳定在1.8万亿左右。
融资资金期间买入额在4月8日降至1165.80亿元后,4月9日和4月10日就回升到1400亿元以上。4月9日后,市场信心企稳,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稳健回升。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杠杆资金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步加强。

“危机是机会”,从恐慌到冷静,散户信心重铸
“中国股民不仅仅更冷静,投资也更有章法。”多位券商一线员工不约而同提到这一变化。
有券商营业部人员谈到,9·24行情之前,阴跌打击了许多投资者的信心,几乎每天都会有前来销户的客户在回访电话中无奈地表示,“不会再炒股了”“不会再碰股票了”。叠加9.24行情的启发,加之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稳市举措,让散户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紧急抛售的少了,理性加仓、调仓的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个人投资者对中国股市长期向好充满信心,面对市场波动表现出难得的冷静与理性。他们认为,当前市场的波动是短期的,一是不会影响中国股市的长期向好趋势,二是在国家强大的稳市力度下,是难得的布局机遇。
“每一次市场调整其实都是买点,国家政策也在全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股民自然也有信心。”有接受采访的投资者表示。
还有投资者表示:“市场调整,我觉得是个加仓的好机会,我也相信中国股市的韧性,国家也出台了这么多利好政策,我对未来市场有信心。”
从“追涨杀跌”到“逆向布局”,在市场下跌时逆流而上,甚至成为股市“稳定器”,这是中国散户正经历的变化。
(财联社记者 王晨 林坚)
-
有种力量叫“中国散户”,调查显示:散户越跌越买,也成A股稳定器
财联社4月16日讯(记者 王晨 林坚)当全球市场风声鹤唳,中国散户不仅没有恐慌抛售,反而看到投资机会,以“越跌越买”的姿态逆势入场。上述结论,不仅来自财联社的一线调研,也有包括实际市场数据的支撑,还有包括对交易所的监管调研。财联社调查显示,上周市场急跌期间,散户开户不减反增,互联网渠道成主力军,且与
-
国家统计局: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4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2025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4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住宅投资15133亿元,下降9.0%。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13
-
一季度,451.4亿件!江苏苏州闯入全国第九
4月15日,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96.4亿件,同比增长19%。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51.4亿件,同比增长21.6%。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国快递业务量和快递收入的前 50 位城市排行榜上,苏州取得江苏省的最好成绩,
-
【寿光】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一行四人来寿光观摩考察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工作
寿光融媒讯 4月14日,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一行4人,围绕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方面创新经验做法来寿光观摩考察,寿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考察组一行到西关农贸市场观摩农贸市场规范提升、制度建设、市场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做法,到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考察农批市场“五项制度”建设、智
-
苏州再添两家上市企业!
今天(4月15日)映恩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606.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全球发售979.65万股募集资金约15.13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港股上市企业新高映恩生物映恩生物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创新生物药企,专注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研发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