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南财快评| 小米SU7事故:是时候重新审视狂飙的智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59:00    

特约评论员 陈白

3月29日晚,安徽池州G0321德上高速发生小米SU7碰撞起火事故,致三人死亡。4月1日,小米公司及其创始人雷军均对这起事件做出回应。不过由于目前案件仍在调查过程中,事故原因和最后的责任归属尚不明确。但本次事故所引发的关于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还是再一次引发了全民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不断加速,智能驾驶也被视为是最具有希望的应用场景之一。从特斯拉的FSD(Full Self-Driving)到国内车企在不断推动的“智驾平权”、试图让7万元的车也能装配上智能驾驶系统。从一些车企的激进的表达和行动来看,智能驾驶技术仿佛已经到了成熟应用的阶段。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小米SU7本次事故中,小米随后披露的事故发生前的车辆使用情况来看,驾驶员在很早就把驾驶主动权交给了智驾系统,在系统识别到风险之后再提醒驾驶员来进行接管,在高速状态下,一切已经不可挽回。

从驾驶员在操作上对智能驾驶系统的信赖来看,目前许多消费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了解智能驾驶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但事实上,当前全球智能驾驶技术最顶尖的水平,大致也就处于自动辅助驾驶L3到自动驾驶L4之间,目前基本上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达到L4级自动驾驶的车辆。这意味着在现实驾驶操作中,即便是处于辅助驾驶阶段,驾驶员必须随时准备好在必要时接管车辆。

但回过头看,如果不是对于智能驾驶技术有了解的专业人士,从目前车企的宣传上,已经无法判断智能驾驶的技术到底发展到哪一个地步。小米SU7更是主打一个潮流、智能的产品定位,对于安全性的表达更多是在说明书中而不是宣传广告上。尽管车企可以以明确强调智驾系统不能离开驾驶员的说明书而免去一定责任,但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眼里只有潮流和科技的“人设”,对于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认知,其实是缺乏一个明确概念的。

因此,从小米SU7事故开始,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智能驾驶平权和当前大规模推广的科学性了。一项仍然处于测试状态中的技术,却在汽车行业的突飞猛进中被包装成为美丽的新衣,这不仅是对用户本身的不负责,其实同样是对公共安全的不负责任。

过去几年来,智能网联汽车狂飙突进,除了与新能源的能源革命有关系,智能系统的落地也是驱动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原因。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进步确实正在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便捷,但前提是一项经过了安全验证和大规模盲测的、对人和公共安全有基本保障的技术。

站在今天来看,智能驾驶依然还会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技术和产业的演进同样需要监管和基本自律的在线,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应当对行业的新技术狂热保持一定的警惕,而不是去参与甚至主导这场超出技术能力本身的营销狂欢。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正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也正因此,企业对于技术发展阶段、落地可行性的认知其实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清晰。这种时刻,能不能在营销时回到企业和产品的基本面,而不是完全以流量和销量为导向,最为考验企业的克制和定力。

科技创新,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以人为本。只有真正把人的安全和需求作为最核心导向的产品和公司,才能在智能驾驶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1. 小米突发!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19日,小米法务部发文:2025年5月15日,我司从司法机关处获悉,此前我司报案的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黑公关案件,已经告破。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据了解,自2024年12月起,直至近期小米汽车相关的系列热点事件,该犯罪团伙利用文案自动生成软

    0 2025-05-19 16:45:00

  2. 天津:强化京津协同,吸引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来津转化应用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促进交流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合作。强化京津协同,吸引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来津转化应用。加强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协同创新,利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等平台

    0 2025-05-17 12:39:00

  3. 司机“瞻前”不“顾后” 盲目倒车酿事故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倒车请注意”,这句话不仅是对后方行人或者车辆说的,更是在提醒驾驶员倒车时要注意观察后方通行情况。驾驶员在倒车前,仔细观察好周边的情况再驾驶,相信许多事故都可以避免。近期,在大同市左云县云兴大街,张某驾驶四轮电动车由东向西倒车时,与由北向南冀某的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

    0 2025-05-13 18:00:00

  4. 小米SU7 Ultra风波升级:数百名车主要求退车,车主喊话雷军“保持真诚”

    在新车YU7问世前,部分小米SU7 Ultra车主指新车不符宣传,要求退车。5月12日,小米SU7 Ultra车主杨雷(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订车时额外花费4.2万元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此前小米在宣传时,介绍上述舱盖“增加2个空气动力学风道,前部空气高效导流”,还提到“内部结

    0 2025-05-13 08:12:00

  5. 关税热度超AI!美国科技企业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这些隐忧不容忽视

    当前恰逢美股一季度财报季,美国科技企业业绩普遍强劲,尤其是线上广告收入同比涨幅超出市场此前预期。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市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影响的忧虑丝毫未减。业内人士和分析师均认为,科技股一季度财报的走强可能是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美国即将遭遇经济风暴前的“最后一次欢呼”。在已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中

    0 2025-05-12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