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续2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4年耕地净增加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通讯员罗诗岚 周可 广东已连续2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4年实现耕地净增加,以仅占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起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
6月25日,广东省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州启幕,公布了上述消息。近年来,广东面对土地资源稀缺性与保护耕地紧迫性带来的严峻挑战,全面推行“田长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5+1”网格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保护“三位一体”补偿激励机制,深化耕地占补平衡改革,率先编制实施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划定164个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并积极探索集中连片整治实施路径,系统性地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
活动现场,土地日相关宣传视频《耕地的账单》正式发布,系统呈现了广东以“田长制”构建12.01万名田长守护2872万亩耕地的责任网络,通过集中整治将零散耕地整合为连片良田的实践成效。
尤其是2024年以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通过连续开展了两批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工作,支持珠海市、中山市、广州市南沙区、佛山市南海区、河源市东源县、韶关市南雄市、茂名市高州市、河源市龙川县和梅州市蕉岭县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合力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
随着广东各地深入推进《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落地,不少地区迈出了耕地集中连片整治的探索步伐,“林耕置换”“多田套合”“小田变大田”等实施路径不断涌现。主会场活动邀请了5位耕地保护一线工作者代表,生动讲述了“我们都是耕地守护者”的发展故事。
南雄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明珠表示,南雄既开展先行建设项目,以项目点来探索新机制、验证新机制,又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补充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多田套合”率至81.7%。蕉岭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陈彩琴表示,梅州蕉岭通过破解耕地碎片化,打造“千亩方”耕地,推动“小田”变“大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茂名高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梁海波说,“以15°坡度一笔划林耕,我们实现了退出8.4万亩林地换连片耕地,审批流程从3个月缩至7天。”
-
电影《小鸽子的家》8月22日上映,地道潮语感受家的味道
8月17日,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之《小鸽子的家》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影片导演吴佳,制片人汪新伟,演员吴树权、刘煜凯、刘凯圳等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这部潮语电影的创作心得与幕后趣事。影片将于8月22日全国上映。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电影局主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共同协办。《小鸽子的
-
台风“杨柳”今夜至明晨将再次登陆 多地已停运停航 防范避险指南请查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已于今天(13日)13时前后以强台风级在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预计台风“杨柳”将于今天夜间至明天(14日)凌晨在福建厦门到广东汕头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受其影响13日至14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
-
长武县自然资源局:聚焦重点工作 提升服务质效
本报讯(通讯员 董悦)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工作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武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开展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推进活动。此次活动以“规范业务,提升作风”为总目标,围绕信访积案化解、地质灾害防范、要素保障、不动产登记、压煤区搬迁等
-
台风“韦帕”已登陆,广东水利强化处突准备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在广东二次登陆,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广东水利继续维持水利防汛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强化应急处理突发险情准备。据悉,广东共预置水利工程抢险小分队79支2165人,其中针对性向珠江口以西主要受影响7市(湛江、茂名、阳江、云浮、江门、珠海、中山)前置抢险队伍21支624人,配备
-
广东高考提前批部分投档线出炉!物理类清华684分,北大677分
记者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7月12日,我省对提前批非军检院校及教师专项艺体类进行了投档。提前批非军检院校共投出考生1570人,其中普通类(历史)359人,普通类(物理)1211人;提前批教师专项艺体类共投出考生478人,其中体育类214人、音乐类131人、美术与设计类133人。记者梳理发现,在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