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闪电评论 | 让生态葬解决“身后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6:00    

当人们逐渐老去的时候,如何解决“身后事”?生态安葬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很多人喜欢谈论“生”,而不愿意谈论“死”。但是,每一个生命终将逝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每个人最后都将面临这个问题。传统上不少地方把葬礼办得很风光,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对于如何埋葬逝者又有一些讲究,颇费脑筋和物力,有些地方的墓地价格很高,前些年还出现过豪华墓地。甚至有的人健康地活在世上,却已经为自己选好了墓地。这一切说明,很多人对“身后事”很重视。

“身后事”,是亲朋好友为之安排的人生最后一道程序,如何办理体现出一种价值观念。有些亲朋好友认为,把葬礼办得隆重一些、墓地建得奢侈一些,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很大浪费,与现代文明理念不相符。何况,对逝者表示尊重,可以有多种方式,也没必要采取这种浪费的方式。就安葬逝者来说,生态安葬,既可以对逝者表达哀思,又节约环保,值得提倡。

比如,树葬、草坪葬将逝者骨灰埋在树下或者草坪下,地表不留坟头、不设墓碑,不占用太多的土地资源,还有助于树木、草坪生长。花坛葬,将逝者骨灰埋入花坛土下面,美丽的花朵与逝者相伴,逝者的生命化为了美丽的花朵。人生到了最后与大自然中的树木、草坪、花朵和土地融为一体,生命回归到了天地之间。海葬,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与大海融为一体,生命魂归大海,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了自然中去。

如此种种方式,生命最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相偎相依,不仅节约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还能够表达生者的哀思和寄托。

就生态安葬问题,民政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指出,实践证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选择如何安葬,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更体现出一种现代理念。生态安葬坚持了绿色发展理念,要通过鼓励和引导等方式,让更多人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的安葬理念,进而理解、支持和选择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文/扈美荣)

相关文章
  1. 让生命温暖谢幕:他们为居家患者铺就安宁之路

    生命的最后一程,该如何走得温暖而有尊严?在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山社卫中心”),医护团队经过十余年实践,组建了以家庭病床为支撑的居家整合安宁疗护服务团队,用专业与爱构建“红山模式”。去年,该中心陪伴12名患者在家中走完最后一程。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居家

    0 2025-04-02 11:35:00

  2. 闪电评论 | 让生态葬解决“身后事”

    当人们逐渐老去的时候,如何解决“身后事”?生态安葬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很多人喜欢谈论“生”,而不愿意谈论“死”。但是,每一个生命终将逝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每个人最后都将面临这个问题。传统上不少地方把葬礼办得很风光,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对于如何埋葬逝者又

    0 2025-04-01 17:16:00

  3. 把黑米酒卖到美国、日本!看陕西洋县如何用有机产业“开挂”

    在秦岭南麓的生态腹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有机产业为支点,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首批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洋县着力发展“有机+”战略,打造出覆盖米、果、菌、药、畜的全产业链条,培育出15大类115种有机产品。其中,以陕西朱鹮酒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通过一粒粒黑米

    0 2025-03-31 19:53:00

  4. 国家数据局: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

    3月31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图/国新网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承办,将于4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国家发展

    0 2025-03-31 16:49:00

  5. 春风拂沃野 植绿正当时

    忽而春风、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对兰州而言,阳春三月,正值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国土绿化、开展植树造林的好时节。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兰州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之一,肩负着上游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双重使命。为进一步推动国土绿化工作,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兰州市积极行动,早谋划

    0 2025-03-31 1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