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护航促振兴 茶韵新宁谱新篇——新宁县人大常委会以专题调研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日康 刘艳 邵阳报道
“2024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近10亿元,涉茶企业达 15家,‘崀峰’牌野生红茶连续斩获省级金奖……” 一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宁县人大常委会以监督之力护航茶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委“产业富民”战略,聚焦茶产业这一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专题调研为抓手,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 “一片叶子” 成为富民强县的 “黄金产业”。
精准调研,找准产业发展 “症结”
“茶园分散、规模化不足,抛荒面积达3.8万亩;深加工率仅 30%,品牌影响力有限……”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将茶产业发展列为重点调研课题,组建专班深入舜皇山、万峰山等产区,走访15家涉茶企业、20余个专业合作社,与茶农、企业家、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摸清产业“家底”。
调研组既看成绩,更查短板:野茶资源虽达11万亩,但利用率低、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省级龙头企业仅1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仅3家,产业链条薄弱;品牌整合不足,缺乏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经过三个月实地调研,形成《关于新宁县发展茶产业的调研报告》,直指产业基础、品牌建设、要素保障等四大类12项问题,为政府施策提供“精准坐标”。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调研茶产业发展。
靶向发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地”
“要组建茶叶产业协会,推进舜帝茶业精深加工项目,将茶叶加工示范基地纳入‘十五五’规划……”今年6月30日,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政府茶产业发展报告展开热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同步提交初审意见,从“长、准、特”三字诀入手,提出成立产业领导小组、精准谋划发展蓝图、强化资金保障、整合品牌资源等具体建议。
舜帝茶业精深加工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这份凝聚调研心血的“意见清单”,成为政府整改的“任务清单”:县政府迅速落实,将茶叶列为特色农业产业,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35)》;成立县茶叶产业协会,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大型产业联合体;引进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工作站,建成茶文旅科创产业园,以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针对调研发现的“野茶资源利用难、成本高”问题,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推动政府出台野生茶资源保护办法,规划10万亩野生茶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项目,在舜皇山打造标准化采摘基地,既遏制了砍树毁林等破坏行为,又提升了野茶利用率。
持续跟进,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要加快‘新宁野茶’地理标志申报,推动综合产值向50 亿元迈进!”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初审意见,向政府提出明确要求。这是继专题调研后,人大监督的再深化、再发力。
如今,在人大监督推动下,新宁茶产业正破茧成蝶:舜皇山野茶产业园进驻湘商产业园,5000平方米高标准加工厂投产;崀峰茶业引入智能生产线,鲜叶加工能力提升至8000斤;“新宁野茶”区域公共品牌加快整合,11个自主品牌逐步打响市场。
“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三茶统筹”发展,围绕茶园规模化建设、品牌国际化推广、茶文旅深度融合等重点,通过专题询问、跟踪督办等方式,推动政府落实茶产业发展基金、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茶文旅示范带,让“野茶之乡”的茶香飘得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新宁县茶旅融合发展缩影。
从田间地头的调研走访,到常委会上的审议建言,新宁县人大常委会以精准监督、有效支持,让茶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 “绿色引擎”,书写了人大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崭新篇章。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集中签约36个项目
9月7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在厦门举行。市领导付朝阳、戴龙成、高宇、王世文、王洋、连向红出席。受市委书记付朝阳委托,市长戴龙成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戴龙成指出,莆田历来是干事创业、书写传奇的热土,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
-
加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话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居民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2025年财政政策有哪些亮点?下半年财政政策如何更好发力?本期“对话
-
穗东夏园社区科技赋能狙击“两热”病媒
近期,为有效防控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黄埔区穗东街道夏园社区创新引入无人机技术,对辖内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蚊虫监测与防控,打造“智慧防疫”新模式,守护居民健康安全。空中巡查,精准定位蚊虫孳生地每周,社区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都会对社区进行两次全面巡查。通过高空俯瞰视角,无人机能够清晰识
-
填补国内空白!《数据标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发布
8月29日,在2025数博会数据标注高端对话暨供需对接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联合牵头编制的《数据标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发布,该标准填补了我国数据标注产业人才标准的空白。数据标注产业是对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分类、注释、标记和质量检验等加工处理的新兴产业。该标
-
消费牵引 供给创新 “洋口味”变身浙江“新特产”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消费与供给的辩证关系是核心。在浙江,西餐、咖啡等曾经的“舶来品”,通过深入的本土化创新,正转化为受市场欢迎的“新特产”。这一过程展现了消费升级引领产业进阶、产业升级又催生新消费需求的景象,为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浙江样本”。从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