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相约环青赛 逐梦共前行 ——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侧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4:14:00    

精彩节目展现大美青海。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
文化表演展现青海地域风情。
开幕式当天青海特色产品助力环青赛。
青海特色产品吸引观众。
开幕式上各车队精彩亮相。
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

本报记者 张慧慧

七月的青海,天高云阔,山河壮美。伴随高原清凉的晨风,7月5日,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启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青海这片雄浑而灵动的土地上。

10时许,跟随主持人的介绍,来自全球四大洲11个国家的22支车队依次入场。他们自信昂扬,时而挥臂示意,时而拍照记录,深深地被观众们的热情感染。

“在环青赛的舞台上,我们不断成长,收获友谊。今年,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团结拼搏,发挥所长,力争再创佳绩。”青海天佑德车队队员李自森代表运动员宣誓,在台下说起比赛时,他更是充满期待。

简短的政务流程后,在全息3D舞台技术的加持下,赛事路线图缓缓铺开,变幻的光影以车轮为笔,以赛道为卷,拉开了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大幕。

当模拟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光影在舞台纱幕上跃动,顺势滴下的光影水滴在舞台上晕开,那“滴答”的水滴声,滴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上,清脆可人,美妙动听。舞者跟随《山海》悠扬婉转的旋律,以刚柔并济的舞姿诠释万物共生的生命韵律,展现用心守护下,“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的生动实践。

山海之胜,天地壮阔。年年如是,五湖四海的车手跨越山海相聚于此,共同开启环青赛这一国内历史最久、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公路自行车标杆赛事的新征程。

开幕式文艺演出以“相约青海·逐梦同行”为主题,集结14家演出单位、近700名演职人员,由“序·跨越山海”“诗与远方”“青唐华韵”“骑迹无限”“和光同程”“尾声·逐梦同行”六大版块组成。

随后的节目以“天路格桑花提醒您:前方到站西宁站”开篇,借助旅行者的视角串联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黑独山等具有代表性的青海生态旅游打卡地。舞者手持道具,欢乐共舞,脚下的地屏转变为光伏矩阵,展现出青海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加快创建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决心。

“环青赛是展示青海的‘金色名片’。开幕式首次应用地屏技术,并创新融合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和新科技舞美呈现,让环青赛这一‘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具象化。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场融合青海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体育精神的视听盛宴,让其作为对体育精神的极致礼赞,热烈呼应每一个勇往直前的灵魂。”多次参与历届环青赛开幕式编排的总导演史红刚如是说。

“这太震撼了!”还未等西宁市民杨勇涛和朋友从赞叹中回过神,舞者便带领观众一同在驼铃声中追寻河湟文化的千年足迹。

舞台上方,轻盈浮现的湟源排灯,照见了丹噶尔古城茶马互市的熙攘往昔,舞者极具张力的动作之间生动演绎着河湟文化的千年传承,那些沉淀着的文明肌理也似乎拥有了穿越古今的力量。

当时空隧道打开,地屏上一朵紫丁香缓缓绽放,丁香花瓣从空中飘落而下,“中国夏都”西宁随之展现其芳容。作为环青赛开幕式永久举办地,古城西宁散发诗意,充满诚意,饱含新意。

一路走来,环青赛正是在深厚文化底蕴中得以不断成长沉淀,方能跻身全球最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行列,并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人文交流的“友谊桥梁”。

“这是属于青海的文化自信!体育的活力与文化的深度实现了奇妙共振。”杨勇涛连连鼓掌,言语中满是自豪。

紧接着,舞台叙事有了跳跃。自行车杂技演员穿行在舞台之上,裸眼3D让舞台效果极具科技感,高原运动健儿的风采在大屏幕上闪现,历届赛事影像的出现逐渐构建起一个环青赛的集体记忆库。可以看到,那份逐风的洒脱中满是竞技的热血,那种飞扬的姿态里展露着拼搏的锋芒,青海打造高原体育强省动力强劲。

“大美青海,就在前方,美美与共,绽放无限光芒……”国际友人的登台献唱,让历经品牌升级的环青赛更显“国际范”。赛事连接起青海和世界,传递着梦想与激情。舞台上,舞者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齐舞欢歌。大屏幕上,展示着西宁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脉动和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场景,以及青海在农、体、文、旅、商各领域与外界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

一路同行,一起成长。未来8天,来自全球的骑行健儿将以飞驰的车轮丈量大美青海的无尽魅力,书写新的环青故事……

《青海日报》(2025年07月06日 第5版:环青观潮涌——环青赛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1. 相约环青赛 逐梦共前行 ——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侧记

    精彩节目展现大美青海。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文化表演展现青海地域风情。开幕式当天青海特色产品助力环青赛。青海特色产品吸引观众。开幕式上各车队精彩亮相。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本报记者 张慧慧七月的青海,天高云阔,山河壮美。伴随高原清凉的晨风,7月5日,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

    0 2025-07-06 04:14:00

  2. 2200万播放量!凌小蛰再成全国焦点

    全平台2200万播放量,近2万条留言,获赞38万……6月27日,一条记录雪豹凌小蛰重获新生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掀起流量风暴,又一次让这只顽强的小雪豹成为全国焦点。“看得人泪眼婆娑,感恩救护人员悉心照顾,也感叹生命的伟大。”“生命和爱无价,谢谢救助人员……”“祝凌小蛰早日康复!”……在视频的评论区里

    0 2025-06-28 14:19:00

  3. 长白山下话“非遗” | 长白山森林号子

    森林号子是森林里从事抬木活动的伐木工人抬木头时唱的一种歌,俗话叫“号子”。这一由抬木工人肩扛重物时迸发的自然呼声演化而来的民间劳动歌,以“一人领唱、众人和唱”的独特形式,成为东北森林采伐文化镌刻在时光里的鲜活印记。2008年,长白山森林号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白山森林号子

    0 2025-06-27 19:36:00

  4. 源汇区:以研学筑基,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来源:漯河网】2025年4月,随着许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走进河上街触摸汉朝文化,源汇区第三实验小学四至六年级师生在漯湾古镇探寻贾湖文明,“传统文化+自然教育”为核心的多元化研学实践矩阵已初具规模——这一矩阵,正是源汇区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既是中小学 “行走的课堂”,也是源汇区借文旅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

    0 2025-06-26 14:08:00

  5. 打造国际、国内中学生排球品牌赛事 中国学体联与商洛签署合作协议

    6月23日,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与商洛市人民政府在西安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合作新篇章。根据协议,双方将坚持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甲方)输出品牌、提供项目保障,商洛市人民政府(乙方)利用资源、配合执行运营”的合作方式,在共同打造国际、国内中学生排球品牌赛

    0 2025-06-24 1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