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她,如何参加高考、攻读博士、点亮他人?

2025年4月22日,视障女孩黄莺在湖北省图书馆盲文阅览室自习。新华社发
新华社武汉6月7日电(记者乐文婉、侯文坤)“我越来越坚定,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视障女孩黄莺说。她今年30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社交媒体上,黄莺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帮助他人、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2014年,中国普通高考开始提供盲文试卷。2015年,黄莺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成为中国首位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视障考生。“以前,读研、读博对我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我现在做到了,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还能为残障群体做一些事情。”黄莺说。
黄莺2岁时因高烧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双眼仅存光感。自6岁起,她在盲校寄宿学习。那时,视障学生只能参加“单考单招”,可选专业也很有限,以针灸推拿、音乐表演为主。
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盲人教授杨佳提交关于视障人士参加普通高考的相关提案。教育部当年即采纳并首次明确“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彼时,黄莺正在上高二。学校召开动员会,鼓励盲人学生报名普通高考。黄莺还记得,当时化学老师念了一道题,结果高一、高二的同学很多人都解出来了。
“这些题其实不难,你们掌握了方法就能做,如果你们想参加高考,就大胆去报名。”老师的话令她印象深刻。
于是她下定决心备考。看不见图形就靠想象理解立体几何,面对文言文的盲文转译障碍,她反复背诵练习。
中文的盲文以6个点组成的“方”为基本单位,通常两个“方”表达一个音节。相比普通考生一两页的试卷,盲文试卷厚得像一本书,有时多达90页,因此,盲人考生的答题时间也延长至普通试卷的1.5倍。
黄莺以高出一本线85分的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除了驾驶类对视力有要求的专业,盲人考生的专业选择基本没有限制,不少同学选择了数学、计算机、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
从2014年至2024年,中国有80位盲人考生通过这一政策受益。今年,中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人,其中包括来自12个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教育部门专门命制盲文试卷,还为1.4万余名残障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既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也传递了社会温情。

2025年5月16日,视障女孩黄莺在科技展会上与机器狗互动。新华社发
大学以前,黄莺一直在盲校读书,武汉理工大学也从未接收过盲人学生。录取后,辅导员打来电话问是否需要单独安排宿舍、让家人陪读,但她拒绝了,“我渴望的不仅是上大学,更是和其他人一样上大学”。
于是,她住进普通宿舍,使用公共浴室、卫生间。宿舍安排在一楼,这为她提供了便利,但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没有盲文教材、看不见黑板、读屏软件无法识别数学公式……
于是,辅导员每学期提前帮黄莺将纸质教材邮寄到专业机构扫描,再通过读屏软件让她学习;学校为她准备电子试卷,允许她用电脑作答并延长考试时间;高等数学课上,因读屏软件无法识别数学符号,她在志愿者学姐逐题口述讲解下,硬是抄写了300页盲文笔记,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97分。
大学毕业时,综合测评专业排名第二的黄莺成功保研。
读研期间,黄莺不断探索新角色。她参加宣讲、做公益,引导视障者使用智能设备,鼓励他们走出封闭空间、重建信心。
2019年,她和朋友创办公众号“盲着看看”,分享盲人故事和求学经验。“‘盲’和‘看’好像是冲突的,我想证明视障人士也可以‘看见’生活。”
她将自己的生活日常拍摄成视频:如何点外卖、如何化妆、如何一个人逛街……如今,她在不同社交平台总共拥有200余万粉丝,视频总播放量达到15亿余次。
她曾收到一条私信:“通过你们的短视频,刷新了我对残疾人的认知,进而说服了同事们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今天面试了残联推荐的一个先天左手残疾的小伙子,跟他说起你的故事,欢迎他加入我们单位,鼓励他实现个人价值。”
那天,她开心得一晚上都睡不着。“我感觉特别治愈,这就是我们用融合推动改变的最大意义。”
回望高考后的十年,黄莺说自己走过了从“特殊”到“融合”、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历程,过程中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这背后是《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法治保障,更是无数普通人的善意托举。”
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高考便利措施和单考单招政策。截至2023年9月,中国已有9万名残疾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5%。
黄莺的论文研究方向为“突发事件下残疾人的应急行为或应急响应”,她希望用理论研究帮助更多的残障群体。“未来,我肯定会从事跟残障群体相关的工作,希望能为残障群体做更多事情。”她说。
-
果然视频|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建议340分以上考生报考
7月20日,2025年山东高考潍坊招生咨询会高职(专科)场在潍坊谷德广场1楼中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招生老师们现场解答考生和家长的咨询。据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老师盖树鹏介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是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特色专业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
-
增速达9.5%,机电出口“智”造新动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2025年已经过了一半。对于千千万万的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来说,这半年可谓是“惊心动魄”。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让外贸形势变得更加变幻莫测,也使很多企业的生存异常艰难。所以,当本周海关公布上半年的进出口数据时,很多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21万亿元的进出口总额,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
-
新加坡媒体将网络攻击事件与中国联系,我使馆:强烈不满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言人就新有关媒体将网络攻击事件与中国相联系发表谈话我们注意到7月19日新加坡《海峡时报》《联合早报》、亚洲新闻台等媒体在报道新加坡受到某网络攻击组织UNC3886攻击时,引用某国网络安全公司所谓信息,声称该组织与中国有关。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我们坚决反对任何针对中国的无端抹黑。
-
中国高铁从这里走向世界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和动车组列车的摇篮。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一列列动车组整装待发,从这里驶向全国,走向世界。经过多年发展,中车长客目前已构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动车组、地铁等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累计研发CR450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等新产品1
-
新华全媒+|扬“链”上之帆,奏共赢乐章——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如约启幕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题:扬“链”上之帆,奏共赢乐章——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如约启幕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张晓洁、李恒盛夏未央,万物并秀,京城再扬“链”上之帆。7月16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如约启幕。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