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深化“医疗+志愿”融合机制!98个服务项目覆盖全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0:42:00    

转自:上观新闻

4月2日,徐汇区召开与市三甲医院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卫健委等职能部门、各街镇分管负责人和徐汇区域内的市级三甲医院社工部负责人齐聚湖南街道复8邻里汇,通过现场互动交流、供需匹配等形式,搭建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基层的平台,共谋徐汇医疗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新路径。

作为全市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据了解,2024年,徐汇区创新“组团点单式”服务模式,累计配送28家医疗机构志愿服务基地、98个医疗志愿服务项目,覆盖全区13个街镇。

会上,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将重点构建“区—街镇—社区”三级联动体系,积极做好链接、建立健全机制,推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等,特别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探索建立“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提升医疗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会议现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社工部负责人分别分享医院志愿服务总体情况、可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总体需求,就提升志愿服务精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聚焦“精准服务、专业科普、规范管理”三大方向,提出具体举措。

“除了医疗知识的科普,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康复指导、早期筛查等志愿服务,我们也会与社区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医疗资源能够覆盖到更多的群体。”各医院表示,感谢徐汇区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希望健全常态化双向互动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精准落地。

在供需对接环节,各职能部门、街镇与医院围绕服务内容、频次、形式等展开深入交流,拿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向在场医院抛出“橄榄枝”。“由于教师日常工作繁忙,但今后我们也会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时段,联合教工团与区团委畅通参与渠道,动员青年教职工发挥专业特长,助力‘医疗+志愿’资源精准匹配。”现场,徐汇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校社联动,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志愿服务既要量的覆盖,更要质的提升。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基于“目标方向一致、精准匹配需求、做好服务支持”三个方面,2025年将推动“医疗+志愿”更可持续,凸显徐汇区域特色。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牵头各部门、各单位,一起搭平台、建机制、树典型,构建常态化链接体系,做实志愿者招募和医疗资源组团式下沉服务,不断培育先进典型并做好宣传。

记者:张旺

编辑:孙清渠

相关文章
  1. 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19部门首次联合发文明确目标

    民政部等1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工作作出全面系统安排。《指导意见》重点聚焦4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提升老年人政治参与水平。强化老年人政治引领,面向老年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传宣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宣传解读

    0 2025-05-22 19:33:00

  2. 山西五大举措巩固大气污染防治向好态势

    5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高峰表示,今年前4个月,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呈持续向好态势,各项大气环境指标全面改善。今年,我省将坚持以PM2.5改善为主线,强化联防联控联治,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夏季臭氧污染治理。针

    0 2025-05-22 19:22:00

  3. 徐鹏:以前沿技术突破孤独症诊疗难题|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⑥

    (徐鹏。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笑雪5月20日,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鹏,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自己是一名科技助残者,25年来,致力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突破孤独症等精神残疾的诊疗难题。“很多朋友听到‘人工智能’‘

    0 2025-05-20 12:52:00

  4. 甘肃省全力筑牢抵御水旱灾害坚固防线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水旱灾害防御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应对水旱灾害,我省将始终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总结不足、剖析问题,全方位、系统

    0 2025-05-19 11:16:00

  5. 昆明市延安医院推行“无陪优护”病房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老人患病住院,陪护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从今年3月开始,昆明市延安医院对实施多年的“无陪护病房”进行升级,推出了“无陪优护”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还在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提升就医体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做到了“出院入院有人引、治疗检查有人陪、

    0 2025-05-14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