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为何说,文化产业下一波“风口”还要看广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13:00    

5月22日第21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博会被誉为是国内最强文化“风向标”。

从首届文博会在深圳举办起,这一全国最高规格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就与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共振,激荡文化创新创造浪潮。

作为全国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百花齐放的舞台,每年文博会都会涌现不少“爆款”。作为文化产业第一大省的广东,每年参展阵容都备受瞩目。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广东文化产业如何增强韧劲、继续领跑?本届文博会广东展团正给出“新”的答案——

“顶流”同台,百花齐放

“压箱底”宝藏展品集中亮相,文化产业“顶流”同台竞技,“首展”“首秀”“首发”大幅增加……文博会前的各种路透,拉满了人们对“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期待值。

文博会年年办,今年又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是有看头——

一是首发首秀密。比如科大讯飞多语种的透明屏将在会上全球首发,深圳云洲数字也将首发国内首家对话式大模型等。

二是顶流朋友多。本届文博会除广东展团外,还吸引了海内外头部的品牌企业超过300家,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游科互动科技、深度求索等。

再者是有创意——

在这里,往日隔着玻璃罩才能看到的文物,搭着文博会的风变了个身,跃入人们的眼里、手上、家中。

在这里,观众逛市集、看非遗、追国潮、集徽章等多种时尚新潮的文化诉求可以得到一站式满足。

除此以外,搭载了华为鸿蒙系统的广汽智能座舱也将在大湾区馆广东展团亮相,驾驶舱变身“移动的文化殿堂”,置身其中,可以沉浸式体验星海音乐厅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协同进行大负载大尺寸料箱搬运。

关键还得有后劲——

在“文化+”的命题中,科技、教育、旅游、艺术纷纷加入,有了成百上千种表达方式。尤其随着元宇宙、人工智能的爆火,如何用数字技术为文化展示赋能,已成为文博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从走红网络的广东机器人“七剑客”,到辅助驾驶“十大金刚”,再到文化科技“功夫天团”……广东推动新兴产业落地催生的新产品、新场景,都能在这里一饱眼福,观众恐怕真要“吃饱了撑着走”了。

当然,来文博会最重要的事,是“签大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会首次以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传统展会形态,重点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场景,开启交易盛宴。

众望之下,文博不仅得“有看头”“有玩头”,而且得“有赚头”“有学头”。

鲜衣怒马,产业向新

别看文博会“玩”得挺“花”,在这背后,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强臂托举。

2023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7806亿元,增速11.7%,连续22年位居全国首位;占全省GDP比重5.75%,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

而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深圳文博会也已“长红”20年。

20年来,该展会累计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成交额超2.8万亿元,让文化与产业实现了双向奔赴。

如今,广东已形成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文化产业优势集群。其中,数字出版、动漫、音乐、游戏营收规模分别占全国的1/5、1/3、1/4和4/5。

全国巡演中的舞剧《英歌》。

——广东去年电影票房52.64亿元,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中国电影第一票仓”地位稳如磐石。“粤产电影”票房总量也超过50亿元,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广东“文艺天团”跨省又出海,原创舞剧《英歌》《咏春》海内外反响持续火爆,文创周边一售而空,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蓬勃发展的“粤产动漫”堪称全国文化产业“领头羊”。“熊出没”“猪猪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国民级IP都来自广东。

粤产动漫IP为广州文化产业提质赋新。

——广州科韵路被誉为“中国游戏第一街”。这里汇聚近150家规模以上游戏企业,形成了千亿级产值的产业生态圈。

——电竞产业同样“能打”:无论是电子竞技项目研发,还是电竞观众和企业数量,广东都位列全国前列,市场规模达到全国90%以上。

——网络视听领域还构建起覆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等核心赛道的头部平台矩阵,一座“世界级网络视听创新中心”在湾区渐露端倪。

就在今天,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将针对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重磅出台系列“政策包”,释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

热带雨林般林立的产业新集群,少年般鲜衣怒马的文化新广东,正携贸易扬帆,借文化远航。

“风口”乘势,再看广东

广东文化产业为什么如此“强”?

一是“产业链优势”。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广东文化产业在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了绝对优势。同时,覆盖面广、产业链完备,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是“结构性优势”。广东着眼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加快发展壮大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2023年,广东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233.38亿元,提前两年突破6200亿元“大关”。

三是“政策性红利”。产业要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将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蓄力“放大招”。

一方面,广东将大力推动AI、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应用,催生文化新业态,全产业链扶持,营造市场良好生态。

另一方面,奖补精品生产,为打造全民“爆款”铺平道路。

除此以外,还要搭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的东风,为更多有文化、善创意、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筑巢引凤”……

珠江潮涌,岭南风劲。在一系列政策扶持引领作用的带动下,广东文化产业也将在南粤大地这片热土上扎得更牢、耕得更深。

正如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所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迈向下一个20年,广东文化产业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
  1. 前5个月河北对东盟实现进出口总值257.7亿元

    来源: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前5个月我省对东盟实现进出口总值257.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0.9%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巍、高一然)今年前5个月,东盟继续位居我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我省对东盟实现进出口总值257.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0.9%。来自石家庄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省与东盟各国已

    0 2025-07-06 17:41:00

  2. 泰国呵叻府副府尹维谦:共同朝可持续发展目标前进|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省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主题论坛上,泰国呵叻府副府尹维谦围绕“可持续发展=机遇+平等+多方参与”的区域实践作主旨发言,系统阐释呵叻府绿色转型路径。泰国呵叻府副府尹维谦维谦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成果,不只是GDP的增长或出口的增长,而是人民生

    0 2025-07-06 09:06:00

  3. 北京市首个6G专项政策发布 推动融合具身智能、空天等领域 产业标准制定元年开启

    《科创板日报》7月6日讯 据“北京亦庄”消息,在7月5日举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峰会”上,北京市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发布。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通过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引导推动6G产业走实走深,充分发挥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势,构建了完善的产学研

    0 2025-07-06 09:06:00

  4. 相约环青赛 逐梦共前行 ——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侧记

    精彩节目展现大美青海。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文化表演展现青海地域风情。开幕式当天青海特色产品助力环青赛。青海特色产品吸引观众。开幕式上各车队精彩亮相。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本报记者 张慧慧七月的青海,天高云阔,山河壮美。伴随高原清凉的晨风,7月5日,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

    0 2025-07-06 04:14:00

  5. “中国巨轮”即将启航!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中国船舶 视觉中国 资料图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战略性重组进入收官阶段。7月4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600150.SH)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SH)(以下简称“本次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

    0 2025-07-04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