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规划发布!如何梯次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专家解读
今天,《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正式对外公布,总台央视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两位权威专家: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涂圣伟,解读这份规划将给中国的农业、农村带来怎样的深刻变革。
明确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路线图
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胡向东:规划里面强调的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同时也把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讲明白了。农业强国是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乡村振兴是总抓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亮点。
农业强国,强在哪?
五大特征: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涂圣伟: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在吃饭问题上不受制于人,这始终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首要任务。所以这次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5个基础的建设,包括设施、技术、装备、政策、制度等5个基础的建设,高水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比如,这次规划提到了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的自主可控,还有通过培育农机的领军企业,同时加快老旧农机的更新改造,推动农机、农艺等全面融合,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此外,新质生产力正在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梯次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东部地区:率先建成农业强省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条件较好的市地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胡向东:全国各区域之间的特点不一样,资源禀赋不一样,这次强国规划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鼓励基层探索,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同可以去做一些探索,因为农业强国不是齐步走,共同达到,是可能有先有后,然后先的带动后的,做一些体制机制的探索,最终一起实现农业强国。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陈博)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金昌】科技赋能 智慧兴农 永昌走出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
金秋时节永昌县,农业生产场景里处处透着“科技范儿”:庆源丰公司车间内,工人忙着组装智能设备的控制元件;荣腾农业的马铃薯加工车间,金黄薯块顺着分拣机流转……近年来,永昌县以企业自主创新为核心、政府平台支撑为保障,打出“强科技兴农”组合拳,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品质双提升,让智慧农业在田间落地生根,为乡村振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之所以叫“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这个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100%绿能替代。
-
关于2025年上半年许昌市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的通报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现将今年上半年许昌市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通报如下:一、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截至6月底,(1)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8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2.06万人。(2)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73场,组织506名大学生开展就业见习。(3)新建(改建)县级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6
-
教育部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部片区调研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 高毅哲)7月3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部片区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把握重点任务,从体制机制上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