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3月,贵阳贵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
作为贵州中医药、民族药产业的重要支撑地,乌当区汇聚了健兴、新天、远程等10多家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而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配套辅材产业的支持。扎根乌当,为周边药企提供高质量的包材服务的贵州瑞龙集团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贵州瑞龙的业务版图已扩展至省内80%的医药企业,并与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上百家知名药企建立合作关系。
乌当区新天药业。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摄
不仅如此,贵州的医药包材企业还积极向高精尖生产技术进军。作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千叶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建成了制药企业最高级别的D级洁净生产车间,并先后被认定为贵州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贵阳市PVC药包材应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荣获“中国包装优秀品牌”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医药产业多元发展的进程中,中药材种植成为贵阳贵安健康医药产业的重要一环。
清镇市暗流镇小沟村前胡种植基地。通讯员 邓羽羽 摄
在清镇市暗流镇小沟村,前胡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株株前胡长势喜人,散发着浓郁的药香。村民熟练地采挖前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去年,我们村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60亩种植前胡,预计每亩可采收500公斤,总收割量预计能达3万公斤左右。”小沟村党支部副书记黄训练说。前胡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消痰止咳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暗流镇抢抓机遇,立足本村资源优势,积极动员村干部、党员带头种植,2024年该镇前胡种植面积已达300亩,带动50人次群众就业。
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高丰村的茯苓种植基地连年丰收。茯苓个大质优,散发着淡淡的菌香,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据了解,茯苓是一种菌类植物,作为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补气健脾、宁心安神等功能。2024年,高丰村外出“取经”学习种植方法,引进合作团队,由村集体企业流转土地、组织劳动力,合作团队负责提供种植技术与市场销售,共同打造茯苓试验基地。高丰村先后流转林地43亩、土地26亩种植茯苓,每季茯苓可以采收3茬,预计亩产3吨,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
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摄
贵阳贵安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贵阳贵安高度重视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补贴、技术支持到市场推广,全方位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不仅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还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村庄。截至今年3月,贵阳贵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
记者 常青
-
瓣瓣同心京津冀 携手前行处处新
央广网天津9月10日消息 初秋清晨,渤海湾潮声拍岸,天津港码头却早已沸腾,一辆辆冷链卡车直发北京新发地;40分钟左右,津兴城际把旅客送进大兴机场……从海空枢纽到产业车间,从文旅线路到校园课堂,京津冀三地正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实践,勾勒出世界级城市群加速崛起的生动图景。海空联动织密网 物流通道贯全球
-
镜头里是烟火,镜头外是振兴!央视《山水间的家》给红寺堡兴民村送了张“金字名片”
“电视里看到自家的院墙、村口的老槐树,我激动得直拍腿!”9月9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兴民村村民杨智慧想起两天前看节目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欣喜,“7月初,节目组来拍摄时,工作人员就像走亲戚,问这问那,连咱种黄花的小技巧都记下来了。现在全国观众看到了兴民村,咱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集中观看《山水间
-
贵阳“1+3+5+N”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入选国家数据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
【来源: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_工作动态】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在贵阳举办。会上公布了全国56个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由贵州省大数据局、贵阳市大数据局支持,贵州大数据集团申报的“贵阳‘1+3+5+N’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区域数据融合应用一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集中签约36个项目
9月7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在厦门举行。市领导付朝阳、戴龙成、高宇、王世文、王洋、连向红出席。受市委书记付朝阳委托,市长戴龙成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戴龙成指出,莆田历来是干事创业、书写传奇的热土,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
-
九三阅兵反响热烈丨贵大师生:观看阅兵直播,如同阅读了一部浓缩的国之大者启示录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动静记者采访了参加集中收看活动的贵州大学部分师生。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张万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