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妙吗?”《猫民十记》写给爱猫的人们
“猫民代表”是马陈兵的自称,也是他给爱猫群体起的名字。多年前,这位作家兼画家画了一幅大面憨猫投票赚鱼干的画,起名《猫民代表》,这也成为他后来在杭州的一次个展名称。
日前,马陈兵新书《猫民十记》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个世界会妙吗:猫民何为?”新书发布会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马陈兵与儿童文学作家、文学媒体人陆梅,青年评论家、《上海文学》副总编来颖燕共同分享了生活中与文学中的“猫民”故事。

《猫民十记》,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陆梅用“杂花生树”概括《猫民十记》。在她看来,和预想中写猫的书不一样,《猫民十记》表达的是猫与命运、与社会、与人生复杂多维的关系,除了有文学性外,大量配画与多首诗歌也可以看作另一重文本。此外,马陈兵还有一个身份是历史学者,书中的《猫史记》一篇,就体现了他作为历史学者的特长,从古埃及猫女神芭丝特,到隋朝猫鬼案等,他梳理了自古以来猫与人的紧密关系以及文化内涵。

马陈兵画猫
来颖燕认为,马陈兵以平视的角度,从猫的身上发现各种被人的自大所忽略和遮蔽的东西。在她看来,不同于“猫奴”的表达,“猫民”的表达本身就意味着猫和人之间的平等。这样一种姿态让她俩想到里尔克曾写到人应该怎样面对自然,“千万不要觉得一定要找到自然对我的意义,而是要远观,我在看《猫民十记》的时候,不断地觉得马老师是用看猫的眼光看取自己,看取自己的过程也是从私人的过程进入到社会的过程。”

马陈兵画猫
陆梅提到了文学中人与猫的关系。“我经常会想到文人笔下的猫,比如海明威、博尔赫斯、冰心、老舍、村上春树,脑海中翻出这些作家和猫的关系,一般都是若即若离和温馨的,它在肩上、头上、怀里、膝上,这是作家进入宁静状态和写作状态时需要陪伴的折射,是猫和写作者之间既疏离又彼此需要的关系。”

《猫民十记》插图,马陈兵绘
马陈兵介绍,《猫民十记》中二百幅画、七万余字、十几首诗,创作时间跨越近二十年。书的封面取自他所画的《天空中飘满三文鱼》。他曾居住在杭州运河边,经常在当地的水产市场买来三文鱼,请朋友们吃饭,“有一天下午,走在小河直街的桥上,突然看到天空中像飘满了三文鱼一样,那个时候也在读《新唐书·五行志》,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后来就画了很多这样的画。”和这张画一样,马陈兵认为事物之间没有边界,不同的事物都可以共存,绘画、文学等不同的形式也可以融合。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
动静荐书丨《从渔阳里出发》:让历史以何种方式告诉未来
《从渔阳里出发》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站在历史的节点,回望一路走来的里程坐标,回味为什么出发的初心使命,回顾怎样出发的人生风采,总会带来一些特殊的怀想和感受。一本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陈晨著作的《从渔阳里出发》一书带我们走进历史的回忆。2025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零三周年。它成
-
以光影舞蹈为笔墨,《上海之光》描摹改革开放壮阔历程
以光为笔、以舞为墨,舞台新作描摹城市发展脉络。今晚,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以下简称“国舞剧场”)首演。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项目,作品回眸上海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演绎海派文化的魅力,为观众送上沉浸式的视听体验。“有光出现的地方,就有追光者。”昨天下午,《上海
-
香港青年走进普陀,推动沪港合作成果上新
日前,沪港同学会第十一届换届大会在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召开。沪港同学会成立于2015年,是沪港青年会附属的在沪香港大学生自治组织,始终以“凝聚港生·沪在港心”为宗旨,在港生联谊、生涯发展、内地升学咨询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会上,普陀香港联会与沪港同学会签署社团共建协议书,将在组
-
用心办好身边事,金山桥园社区为基层治理痛点开出创新药方
早上八点,67岁的戚阿姨穿上志愿者马甲,拿上垃圾钳和垃圾桶,便与同伴朱阿姨一起开始了新一天的巡逻“工作”。相较于往年的平安巡逻,今年的他们有了新的身份——“一岗双责”志愿者,而这正是金山区石化街道桥园居民区心之桥议事会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2024年年底,这个由三驾马车、党员骨干、业委会和业主代表等组
-
“这个世界会妙吗?”《猫民十记》写给爱猫的人们
“猫民代表”是马陈兵的自称,也是他给爱猫群体起的名字。多年前,这位作家兼画家画了一幅大面憨猫投票赚鱼干的画,起名《猫民代表》,这也成为他后来在杭州的一次个展名称。日前,马陈兵新书《猫民十记》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个世界会妙吗:猫民何为?”新书发布会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马陈兵与儿童文学作家、文学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