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漫步中,解锁山东“新玩法”
“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今日在青岛启幕
光影漫步中,解锁山东“新玩法”
“在这里进行实景拍摄,配套设施相当完善,节省了剧组转场的时间和成本,缩短了拍摄周期。如果有项目,我们还想来这里拍。”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在这里拍摄微短剧的一位剧组制作人员说。
地铁站的候车区、医院的挂号窗口、公司的办公室、充满年代感的学生宿舍……20多个主题场景都被“装”进一栋楼里。海好(青岛)实景片场今年3月刚刚投入运营,就吸引了国内多个剧组前来拍摄。青岛海好久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鸿告诉记者,近年来,微短剧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片场建在这里,剧组可以借助东方影都提供的酒店、食堂、停车场、群众演员等优质配套服务,真正实现“一站式”拍摄。
“电影之都”青岛,近年来堪称国产大片的“爆款制造机”——《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封神三部曲》等多部大片在这里拍摄或进行后期制作。除了完善的配套,在东方影都拍摄的剧组,还可以享受青岛市政府推出的最高40%的拍摄补贴。自2018年运营以来,东方影都已汇聚500多家影视企业,涵盖制作、特效、发行全链条,成为国内外众多剧组的向往之地。
4月27日,“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启幕。当世界的目光投向山东、投向青岛,人们看到的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现代化的影视产业基地、文旅融合的创新活力……齐鲁大地上,影视项目四处“开花”,电影市场蓬勃发展,融入当地人文风情的影视取景地也逐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影视+文旅”跨界出圈,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电影《抓娃娃》取景于青岛有余里,电影上映后取景地免费开放,修复运营的“友谊商店”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跟着电影《孔子》到曲阜开启寻根溯源之旅;跟着电影《西虹市首富》到烟台蓬莱看人间仙境;跟着电影《终极胜利》到潍坊坊茨小镇了解战争年代的潍县集中营;跟着电影《长安三万里》到济宁市任城区与诗仙李白邂逅一城诗意;沂蒙红嫂的故事被多次搬上银幕,到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红色影视基地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影视剧拍摄,如何撬动新消费?山东各地通过创新探索,不断放大“影视+文旅”魅力。
随着春节档影片《唐探1900》与电视剧《国色芳华》的热映,德州乐陵影视城高峰时段日均接待游客破2万人,除了“比武招亲”互动体验,游客还可以与参加灯光秀、船秀表演、特技情景秀、歌舞表演等“行进式沉浸观演”的百余名NPC互动,实现可参与、可定制、可对话、可品尝、可购买。
加大对影视剧制作的扶持力度;招引“中国电影导演之夜”落户山东;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在乐陵举行;截至目前,共有300余部影视作品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五个一工程”、华表、金鸡三大奖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山东良好的营商环境、丰富的影视资源、优越的自然风光,为打造“影视+文旅”的新质生态提供了沃土。
山东与光影的不解之缘,已延续百余年。正在青岛市电影博物馆举办的“青岛与中国电影120周年”电影主题展上,人们能看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放映场所——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的影像,看到《风云儿女》《青春之歌》等经典影片海报,还能看到复原的锦州路58号胜利电影院……“4300余件展品的时间跨度长,最早可追溯至1900年。希望更多人通过光影之窗,认识青岛、认识山东,了解影视剧背后的人文精神。”青岛电影博物馆馆长朱传熙说。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
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⑲|“青记”山东分会:山东新闻史上首创
“本报的使命就是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发表一切有益于抗战的言论”。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八百里沂蒙创刊,发刊词中这样写道。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将这一磅礴宣言贯彻到底,一篇篇社论和文章,就是打击敌人的一发发炮弹,578位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大众红”,是世界新闻史上少有的史诗级篇章。正如大众日报首任总
-
月满海龙湾,音乐共潮生!10月6日,在日照新青年我们一起看月亮吧!
海报新闻记者 丁飞燕 日照报道月满海龙湾,音乐共潮生!当弦月渐圆,中秋的浪漫与青春的活力即将在日照海龙湾撞个满怀。10月6日至7日,暌违四年的“新青年音乐节”将再度登陆日照!这场跨越山海的重逢,从落日熔金的傍晚延续至旭日东升的清晨,裹挟着盛夏未散的晚风与中秋皎洁的月色,为五湖四海的新青年量身定制一场
-
共计88套房源!青岛发布最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均价低于5050元/平方米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7日讯 今天,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和达·智慧生态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购买需求征集有关事宜的公告,为进一步做好收购已建成存量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依城阳区住建部门申请,现对城阳区和达·智慧生态城项目开展购买需求征集工作。一、需求征集时间及征集对象2025年8月28日
-
讲述菏泽面塑艺人在海外点燃抗日烽火 纪录片《面人》将于8月25日播出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4日讯 20世纪30年代,山东菏泽的一群面塑艺人流落到马来西亚,抗战爆发后,他们参加了闻名中外的龙运铁矿大罢工,这是鲁西南人民在国外点燃的一次大规模的抗日烽火。In the 1930s, a group of dough figurine artisans from Heze,
-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之所以叫“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这个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100%绿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