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被贷款
预防被贷款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保护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明文件、银行储蓄卡等,避免泄露给不法分子。
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站或通过不明链接提供个人信息,谨防诈骗。
选择正规借贷机构
在选择借贷机构前,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其合法注册并具备良好信誉。
避免向未经核实身份的借方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警惕高额收费和虚假承诺
对超出市场水平的低息率或其他特殊优惠保持警觉,防止被隐藏的高额手续费或其他隐性收费项目所误导。
警惕无需信用记录即可获得大笔资金支持的放贷者,正规放贷者通常需要核实申请者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
定期查看信用报告
定期查阅自身的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的贷款记录。
避免签署未知文件
谨慎对待涉及贷款授权的各类文件,避免签署未知文件,尤其是那些打着个人名义的贷款请求。
利用法律手段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来申请贷款,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向相关金融机构声明非本人行为。
-
注意!这六款小程序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奔流新闻讯(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宋夏楠)4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通报了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6款问题APP。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部署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持续开展APP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数据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近期检测发现18款属地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问题,已下发
-
真刑!近4万条新生儿信息被售卖!涉上海十多家医院→
家里添丁请月嫂,本来是一件帮宝爸宝妈省心的事,没想到,却遇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麻烦!↓↓↓事情是这样的,上海的顾先生正忙着照顾老婆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却接到了一家儿童摄影机构的电话,推销婴儿百天照上门拍摄套餐。顾先生感到很奇怪,自己和妻子明明从没有联系过这家机构,对方居然知道他妻子的姓名、电话、孩子的
-
央行披露最新数据!事关人民币贷款、债券等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4月13日,央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为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融资规模方面,3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我国
-
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反映着实体经济的需求。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主要金融数据,首季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9.78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一个个数据展现着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也折射出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回暖。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机构也深挖支持实体经
-
有望新增千亿资金!银行上演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竞速赛
银行积极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增持回购需求,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进展,从部分大行表态来看,近期对接的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意向金额合计约为千亿元规模,而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