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孔子的弟子出名的有哪几个(孔子还有哪些著名的弟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7 09:37:28    


曾皙

曾点,不知姓什么,氏曾,名点,字皙(xī),鲁国人,比孔子小六岁,生于公元前545年。


曾皙是孔子最早收的弟子之一,他爱好礼乐,淡薄名利。


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曾皙在一旁弹奏瑟。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


子路第一个抢着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又问冉有:“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有答道:“国土有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华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举行祭祀,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结束,他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我希望在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yí)水中洗洗澡,在舞雩(yú)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从这段谈话里可以看出曾皙的志向,他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可以过着自由安乐的生活,不但生活富足,丰衣足食,而且可以四处去歌舞游玩,有丰富的精神享受,所以孔子才会说自己赞同曾皙的理想。


曾皙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他的儿子曾参(cān)也拜孔子为师,并且学有所成,曾皙也因此被后人誉为教子有方的典型。



曾子

曾参(cān),不知姓什么,氏曾,名参,字子舆(yú),鲁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曾参是曾点的儿子。


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孔子评价他做事有些迟钝,但他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领悟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有一次,孔子对曾参说:“参啊,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穿起来。”曾参领会了孔子的意思,便恭敬地回答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其他同学便问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说:“老师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颜回死后,孔子重点培养曾参,使得他成为了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传说孔子将“孝道”传授给了曾参,曾参又传授给了他的弟子,而他的传人们将这些内容编写成了《孝经》,一直流传到现在。


《孝经》中记载,有一次曾参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先代的圣贤之王有最好的品德和重要的思想,用来使天下人心归顺,百姓和睦,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和不满,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曾参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连忙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敬地回答:“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这些道理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是由此产生的。坐回你的座位上去,我告诉你这个道理。”于是孔子便将“孝道”的内容传授给了曾参。

图:明 文征明楷书《孝经》 仇英画卷(局部)


孔子临终前,将孙子子思托付于曾参,希望他能好好教导子思。子思后来拜曾参为老师,向他学习孔子的学说,几十年后,孟子又拜子思的弟子为师,学习了儒家学说,成为了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后人追根溯源,便将曾参尊奉为“宗圣”。《论语》中有一些篇章就是曾参的弟子们编写的,因此在《论语》中他都被尊称为“曾子”。



有子

有若,不知姓什么,氏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三岁,生于公元前518年。


有若勤奋好学,精通礼乐,传说他看书时担心睡着而用火烧手,让自己保持清醒。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为有若的长相与孔子有几分相似,有些弟子就请有若当老师,如同孔子在世时那样对待他。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和孔子有关的问题,有若都不能回答,弟子们起身说:“有子离开老师的位子,那不是你该坐的地方!”有若就这样被赶了下来。


有若遵从孔子的教导,一生致力于教育,教授了很多学生,将孔子的思想广泛传播到各地,他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论语》中尊称有若为“有子”,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论语》是有若和曾参的弟子们共同编写的。



子张

颛(zhuān)孙师,姓妫(guī),氏颛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八岁,生于公元前503年。


子张出身微贱,为人勇武,是个犯过罪的人。孔子评价子张,说他性格偏激,但是子张在孔子的教导下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声名显赫的饱学之士。


子张交友广泛,不像子夏只结交比自己好的人。有一次,子贡好奇子张和子夏哪个待人更好,就去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颛孙师做得有些过头,卜商做得有些不足。”子贡说:“那么是颛孙师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头和不足同样不好。”孔子认为子夏只结交比自己好的人,在结交朋友方面做得是不足的,但是子张什么人都去结交,不看那人的品行是不是端正,这样就是做得过头,也是不好的。


很多年后,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么结交朋友,子张问他:“子夏说了些什么?”子夏的学生回答:“子夏说,可以结交的人就去结交他,不可以结交的人就拒绝他。”子张说:“我从老师那听到的与子夏说的有些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结交普通人;鼓励有能力的人,也同情能力不足的人。如果我是贤人,有什么人不能包容呢?如果我是不贤的人,别人不愿接纳我,都快没有朋友了我怎么还能拒绝接纳别人呢?”


子张人缘很好,师兄弟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但是都认为他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子游评价他说:“我的朋友子张是难能可贵的了,然而还没有达到仁。”曾参评价他说:“子张的为人高不可攀了,但是难以带领别人一同达到仁。”


孔子去世后,子张去了陈国,招收学生传授孔子的学说,创立了儒家的一支学派,他的学生被称为“子张氏之儒”。



原宪

原宪,不知姓什么,氏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16年。


原宪出身贫寒,洁身自好,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国司寇时,照顾原宪家境贫寒,就让他当自己的管家,这样每个月可以给他薪水,资助他的生活。有一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宪认为太多了,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就给你的乡亲们吧。”


孔子去世后,原宪隐居卫国,住着茅屋,吃着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然而原宪却不以为然,整天端坐里面,兴致勃勃地弹琴唱歌。


当时子贡担任卫国的相,有一天他率领一大群随从,坐着豪华的马车,前呼后拥地来到原宪住的僻陋小巷里,探望问候原宪。原宪整理好所穿戴的破旧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觉得很丢脸,奚落他说:“原先生难道也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这样的话:没有财产叫做贫,学习了道理而不能实行才叫做病。像我这样,是贫,而不是病啊。”子贡听完觉得非常惭愧,待了一会,不高兴地走了,此后一生都因为这次言语的过失而感到羞耻。


因为这件事,后人就以“原宪甘贫”来比喻能安贫乐道的人。



澹台灭明

澹(tán)台灭明,不知姓什么,氏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生于公元前512年。


子游在做武城长官的时候,孔子去看望他,向他询问当地有没有优秀的人才,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孔子听了子游的话后就去见澹台灭明,澹台灭明喜出望外,便拜孔子为师向他求学。


澹台灭明容貌丑陋,不是很得孔子喜欢,孔子对他关注不多,一度认为他天资低下。澹台灭明接受学业完毕后,回到家中修习实践孔子教授的学业,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做事从不走歪门邪道,不是公事就不去拜见官员。


后来澹台灭明南下出游,渡过长江到达吴国,又从吴国到达楚国,他沿途招收弟子教授孔子的学说,随从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澹台灭明对人处事公正无私,名声遍及各国。孔子听说了这些情况后,感慨地说:“我凭言辞来判断人,错看了宰予;凭外貌来判断人,错看了子羽。”


澹台灭明创立了儒家在南方的学派,最后在南昌逝世,他一生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受到楚国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当地人民感念他的功绩,为他立祠立墓祭祀,若干年后,他的弟子又将澹台灭明的墓迁葬回他的家乡武城。



樊迟

樊须,不知姓什么,氏樊,名须,字子迟,《论语》里称他为樊迟,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15年。


樊迟原来是一个农民,后来拜孔子为师,他有很强的上进心,而且求知心切,什么都想学。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这方面不如老农民。”樊迟又向孔子请教种菜,孔子说:“我这方面不如老菜农。”樊迟退下去后,孔子生气地说:“小人呀,樊须!上面执政的人喜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恭敬;上面执政的人喜好义理,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上面执政的人喜好信用,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用真心实意。像这样的话,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他们的子女来投奔了,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知识分子,成为国家的管理者,他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以后去种庄稼种菜的劳动者,所以他对樊迟的提问感到非常失望。


樊迟才智不高,在学业上成就不大,但是他作战勇敢,又有谋略,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建树。


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大军进攻鲁国。当时樊迟在师兄冉有手下做事,而冉有是季康子的家宰,季康子让冉有率领左军,冉有就让樊迟跟自己乘同一辆战车出战。季康子担心的对冉有说:“樊迟年纪太轻了。”冉有说:“因为他能够听从我的命令。”


鲁军和齐军在郊外对峙,鲁军的士兵不敢越过壕沟迎战,樊迟对冉有说:“士兵们不是不能,是不相信您,请您把号令申明三次,然后带头越过壕沟。”冉有照樊迟说的做了之后,鲁军士气大振,奋勇杀向齐军,打败了齐国的军队。孔子听说了情况后,对冉有和樊迟赞赏有加。


孔子去世后,樊迟和闵损、宓不齐一起继承孔子的遗志兴办私学,在后世享有较高的礼遇。



宓不齐

宓(fú)不齐,不知姓什么,氏宓,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生于公元前521年。


宓不齐品德修养很高,而且善于向别人学习,孔子称赞他说:“宓不齐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优秀品德的呢?”孔子的言下之意是,宓不齐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然后提高自己的品德,也就是实践了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思想。


后来宓不齐到单父(shàn fǔ)当长官,他把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问他:“你治理单父这个地方,让民众都很快乐,你采用什么办法做到的呢?你告诉我都采用了什么办法。”


宓不齐回答说:“我治理的办法是,像父亲那样体恤百姓的儿子,像顾惜自己儿子那样照顾孤儿。”


孔子说:“好!但这只是小恩小惠,恐怕还不只这些吧。”


宓不齐说:“在单父这里有五个才能比我强的人,我都尊敬地和他们交往并向他们请教,他们都指导我如何治理单父。”


孔子听后感叹地说:“治理好单父的大道理就在这里了。可惜你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应该让你去治理更大的地方。”


宓不齐以品德著称于世,为后人所敬仰。



高柴

高柴,姓姜,氏高,名柴,字子羔,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生于公元前521年。


高柴为人憨直忠厚,孔子评价他有些笨。子路在做季孙氏家臣的时候,推荐高柴去费邑的长官,孔子不同意,认为高柴能力不够,还为此和子路起了争执。


子路去卫国的蒲邑做长官时,高柴也跟着去卫国做了士师,也就是掌管诉讼、刑罚的官员。他执行法令标准一致,受到他刑罚的人没有对他产生怨恨的。


后来卫国发生政变,高柴逃出了都城,他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子路,劝子路不要再回城了,子路没有听从,最后在王宫遇难。


高柴从卫国逃走后到了陈国避难,最后在那里病逝。



漆雕开

漆雕开,姓姬,氏漆雕,名开,字子开,鲁国人,比孔子小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40年。


漆雕开跟随孔子学习《尚书》,不愿意去做官。有一次孔子让他去做官,说:“你已经到可以做官的年龄了,再晚你就老了。”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没有信心。”并表示自己只想专心研究学问,孔子听了非常高兴。


漆雕开著有《漆雕子》十三篇,深受当时人的好评,可惜后来失传,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他的著作了。



商瞿

商瞿(qú),不知姓什么,氏商,名瞿,字子木,鲁国人,比孔子小二十九岁,生于公元前522年。


商瞿跟孔子学习了《易》,是孔子所有弟子中对《易》最有研究的一个。孔子去世后,商瞿和他的传人们又撰写了和《易》有关的许多著作,并将这些编成了《易经》,一直流传到现在。



公良孺

公良孺(rú),姓妫(guī),氏公良,名孺,字子正,陈国人,出生年月已经不知道了。


公良孺是陈国的贵族,他身材高大,有才德又有勇力,拜孔子为师后,跟随他周游列国。孔子他们路过卫国的蒲邑时,那里正发生战乱,蒲邑人扣留了孔子。公良孺带着五辆私人马车还有许多随从一路跟随孔子,他对孔子说:“我之前跟着老师在匡邑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老师一起再次蒙难,我宁可拼斗而死。”公良孺率领自己的随从和蒲邑人展开激烈的搏斗,蒲邑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国都城,我们就放了你。”孔子迫于无奈,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便将孔子从东门放走了。



公冶长

公冶长,不知姓什么,氏公冶,名长,字子长,鲁国人,出生年月已经不知道了。


公冶长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深受孔子赏识。


公冶长曾无辜获罪,孔子知道后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公冶长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鲁国国君多次请他做官,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



南容

南宫括,不知姓什么,氏南宫,名括,字子容,《论语》中称他为南容,鲁国人,出生年月已经不知道了。


南宫括言行谨慎,崇尚道德。孔子评论南宫括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有官做;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也可以保全自己,不受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公西赤

公西赤,不知姓什么,氏公西,名赤,字子华,鲁国人,比孔子小四十二岁,生于公元前509年。


公西赤擅长礼仪、祭祀的学问,有优秀的外交才能,曾作为鲁国的大使出使齐国。



《史记》记载,孔子弟子有三千多人,但是因为历史太过久远,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事迹都没有流传下来,这实在是非常遗憾。孔子能教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可想而知他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因此他才会被后人尊奉为“万世师表”。


最后,我们以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结束本篇。





相关文章
  1. 48队世界杯还没踢,就想再扩到64队?2030年世界杯扩军提议遭强烈反对

    世界杯可能扩军为64队的传闻已流传多时,直到日前南美洲足联正式提交2030年世界杯扩军方案,将这看起来如天方夜谭的构想带入了现实世界。然而,这份充满野心的提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欧足联、亚足联、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联均公开反对。关于世界杯扩军的争论,已成为足球世界各方利益博弈的缩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0 2025-04-21 01:42:00

  2. 塞维达壁挂炉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塞维达壁挂炉产品使用介绍:便捷安全,操作无忧塞维达壁挂炉作为领域的佼佼者,凭借精湛工艺与前沿科技,为用户珍贵财物保驾护航。当您选择塞维达壁挂炉,全国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 400-883-2086 随时待命,无论使用中遇到任何疑问,都能获得专业解答。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塞维达壁挂炉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故障处

    100 2025-04-21 00:02:10

  3. 雅乐思热水器用户售后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雅乐思热水器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400-883-2086雅乐思热水器全国统一客服维修热线:400-883-2086我们是雅乐思热水器维修行业的专业团队,提供优质的雅乐思热水器维修服务。我们了解雅乐思热水器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承诺提供高效、快速、专业的维修服务,让您的雅乐思热

    100 2025-04-20 23:58:08

  4. 菲斯顿壁挂炉客服人工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菲斯顿壁挂炉售后电话400-883-2086菲斯顿壁挂炉深知用户在使用指纹锁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类问题,特设立全国 24 小时售后服务热线:400-883-2086 。无论何时,只要您的菲斯顿壁挂炉出现状况,都能拨打该热线,专业客服团队将迅速响应,为您答疑解惑,安排维修事宜。菲斯顿壁挂炉客服

    100 2025-04-20 23:55:27

  5. 锐玛保险柜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锐玛保险柜的维修电话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服务内容而有所不同,但通常,用户可以通过拨打锐玛保险柜的客服热线来获取维修服务。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电话号码:锐玛保险柜客服热线:400-883-2086锐玛保险柜另一客服热线:400-883-2086这些电话号码通常提供24小时服

    100 2025-04-20 23: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