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四零五零的补贴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6:17:41    

4050补贴政策主要针对我国女性年龄超过40岁、男性超过50岁的下岗协保、失业就业困难的群体。以下是一些关于4050社保补贴的信息:

补贴对象

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士。

零就业家庭成员,即同一个家庭户口内,有2名或以上处于劳动年龄,且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员。

享受低保待遇,且女性满35周岁,男性满45周岁的失业人员。

因为失去土地,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

毕业2年及以上,从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补贴标准

每个地区的补贴金额不同,例如在广州,每个月能领600元,而长沙的标准是社保缴费额的60%,兰州的补贴是社保缴费额的三分之二。

申领年限

一般申领年限是三年,但如果距离退休年龄不到5年,补贴款可以一直领到退休为止。

申请条件

申请者必须是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的下岗协保、失业就业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

补贴内容

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具体金额和补贴期限根据地方政策有所不同。

对原来仅限于公益性岗位招用“4050”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政策,调整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城镇各类用人单位招用“4050”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社会各类用人单位招用“4050”人员灵活就业后,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均由再就业资金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

各地可适当提高用于安排“4050”人员的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标准,补贴额可提高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招用“4050”人员的,亦可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

“4050”人员无人应聘的公益性岗位,放宽聘用条件,凡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其他支持措施

帮助“4050”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

鼓励各类企业吸纳“4050”人员就业,对合法用人单位招用“4050”人员,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4050”人员就业,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4050”人员,签订就业援助协议,在协议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适当的岗位补贴。

提高“4050”人员灵活就业的稳定性,“4050”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培训(含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

相关文章
  1. 2200万播放量!凌小蛰再成全国焦点

    全平台2200万播放量,近2万条留言,获赞38万……6月27日,一条记录雪豹凌小蛰重获新生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掀起流量风暴,又一次让这只顽强的小雪豹成为全国焦点。“看得人泪眼婆娑,感恩救护人员悉心照顾,也感叹生命的伟大。”“生命和爱无价,谢谢救助人员……”“祝凌小蛰早日康复!”……在视频的评论区里

    0 2025-06-28 14:19:00

  2. 驻马店市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直播带岗活动圆满举行

    全媒体记者 朱俊莹 范妍妍 段腾飞6月27日下午4点,由驻马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马店广播电视台主办,驻马店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驻马店市人才交流中心、驻马店广播电视台商企节目部承办的“职在天中 职等你来”驻马店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直播带岗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驻马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进

    0 2025-06-28 13:37:00

  3. 白云同德:就业政策扶持暖心护航,技能培训重塑人生信心

    为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近日,同德街道综合事务中心联合同德司法所、同德街就业驿站、同德街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同德街“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组织开展“就业政策扶持暖心护航,技能培训重塑人生信心”技能提升线下培训课程。本次培训吸引70名社矫对象参与,通过“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政

    0 2025-06-27 15:17:00

  4. 国家安全部回应美中情局公开招募“中国间谍”:滑稽表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国家安全部获悉,日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中文视频,明目张胆招募中方人员从事间谍活动,这两部煞费苦心的“招聘广告”充斥着蹩脚话术与诬蔑言辞,将美情治机关荒唐可笑的策反逻辑和歇斯底里的癫狂情绪暴露无遗。果不其然,CIA这出昏招迅速引发全球网民群嘲,堂堂

    0 2025-06-25 08:49:00

  5. 南昌复兴大桥非机动车道现违规垂钓 九龙湖街道办事处:将加强日常巡查力度

    近日,涂先生(化名)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他在南昌复兴大桥下层非机动车道经常看到一群垂钓爱好者将一排鱼竿摆放在栏杆上,这种行为不仅“压缩”了市民的通行空间,而且抛竿、收线等大幅度动作容易引发事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对此,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街道办事处回复,经执法人员现场核实,问题属实。经劝导

    0 2025-06-24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