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什么为欺骗合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7:17:09    

合同欺诈,也称为欺骗合同,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

具体来说,合同欺诈的主要方式包括:

虚假的合同主体:

通过伪造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虚假的标的:

提供不存在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合同标的。

虚假的履行能力:

夸大或隐瞒自己的履行能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

虚假的宣传和承诺:

通过虚假的宣传和承诺误导对方签订合同。

隐瞒重要事实: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隐瞒对合同履行有重大影响的事实。

合同欺诈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还可能导致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文章
  1. “职业背债”套路揭秘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社会上出现以“快速致富”“无需偿还债务”为诱饵的“职业背债”骗局,部分消费者因轻信此类虚假宣传陷入困境。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职业背债”陷阱。“职业背债”陷阱主要有以下套路:虚假宣传引诱。以“无需

    0 2025-07-21 20:26:00

  2. 大反转!确认是假的!

    据公安部网安局6月24日消息,近日,网上流传一份通报,称“泰州姜堰顾高镇政府办公室两名干部张某某、李某某在三令五申严禁违规吃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纪律要求下,未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镇政府周边一便利店消费方便面2份,行为逾越了公职人员的廉洁规范,造成了不良影响,予以通报批评”,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

    0 2025-06-24 12:33:00

  3. “汽车拖猫”事件后续:3人造谣网暴他人被行拘!

    5月22日,海口市公安局再通报“汽车拖猫”意外事件,造谣他人“虐猫”、网暴当事人等3人被行拘10日并处罚款。 史某某(男,30岁)看到网上相关视频、图片,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造谣他人“虐猫”,在社交平台上编造传播大量虚假信息并散布当事人个人信息。冉某某(女,25岁)以虚假信息带领他人在公安机关门前

    0 2025-05-22 08:28:00

  4. 云南昆明:东川区通报东川区人民医院、东川区中医医院、东川区老年病医院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典型案例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关系到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为持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充分开展警示教育,现对2024年查处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部分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东川区老年病医院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违法违规事实:2024年6月至7月,国家飞检组进驻东川区老年病

    0 2025-05-06 19:04:00

  5. 王瑞来:层累生成的“只许州官放火”|文史哲

    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人尽皆知。百度百科解释这一俗语说:“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现比喻只许自己任意而为,不许他人有正当的权利。”在这一解释之前,百度百科还讲述了一段典故: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专

    0 2025-05-02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