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什么为欺骗合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7:17:09    

合同欺诈,也称为欺骗合同,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

具体来说,合同欺诈的主要方式包括:

虚假的合同主体:

通过伪造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虚假的标的:

提供不存在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合同标的。

虚假的履行能力:

夸大或隐瞒自己的履行能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

虚假的宣传和承诺:

通过虚假的宣传和承诺误导对方签订合同。

隐瞒重要事实: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隐瞒对合同履行有重大影响的事实。

合同欺诈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还可能导致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文章
  1. 直播电商虚假宣传典型案例公布:神膏能治病、现场采宝石?

    近年来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速,正成为促进消费增长、推动创业就业、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力量,但也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现象较为突出、虚假营销屡禁不止等问题。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4月18日,为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

    0 2025-04-18 12:19:00

  2. 事关直播电商,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为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共同营造网络交易良好生态,市场监管总局现选取一批案例予以公布。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经查,北京萱妍堂生

    0 2025-04-18 11:40:00

  3. 中央网信办: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等4类短视频营销乱象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刘曼华)4月15日,据央视新闻消息,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重点聚焦恶意虚假摆拍问题、散布虚假信息问题、违背公序良俗问题、违规引流营销问题。据

    0 2025-04-15 10:11:00

  4. “法官,我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太难了”因出行受限,失信被执行人主动还款10万元

    “法官,我是黄某,我来还钱。”近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黄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达了自己想要偿还欠款的意愿,并在不久后,将10万元欠款一次性支付给了申请执行人闵某,一桩陈年旧案就此了结。事情要从多年前的一起工程项目中介纠纷说起。2011年5月,闵某与谭某签订了一份居间合同,合

    0 2025-04-10 10:09:00

  5. 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加班费怎么算?法院这样认定

    来源:澎湃新闻 根据某公司规章制度,员工加班需事先申请,经过公司审批同意后方才有效。那么,未经过审批流程的加班,可以算“加班”吗?员工能否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据“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消息,黄某是某信息科技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约定,若员工需要加班,应按照公司制度申请并获得许可,否则公司无

    0 2025-04-07 15:09:00